近年来,岳阳经开区在致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打造现代核心城区的同时,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的重中之重,精准施策,科学帮扶。
“要将扶贫开发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落实帮扶措施,让贫困农民与全区人民一道同步致富奔小康。”该区工委书记王小中多次强调。
政府引导、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群众自主。一种多元化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正在该区良性运行。10个省定贫困村每村由1名工委领导联点,2-3个部门帮扶,组成了10个驻村工作队,具体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建立了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机制。今年,该区财政将扶贫开发专项资金纳入预算,安排55万元用于10个省定重点贫困村的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培训工作。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200万元、农民合作社奖补资金50万元用于重点扶持贫困户创建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安排310万元用于贫困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配套安排164万元用于沟渠疏浚和山塘整修。加紧兴建3个万人千吨水厂和城市管道延伸工程,预计年内全区农村贫困户喝上放心水。
干部精准帮扶。10个驻村工作队于3月正式驻村,“每次下村就好像走亲戚,尽我所能帮他们增收致富是人生一大乐事!”该区房产分局干部翁强颇有心得地说。今年来,该区已组织23个帮扶部门400多名机关干部与10个省定贫困村贫困户739户开展了结对帮扶,共拓产业发展之道。
为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该区将产业扶贫作为抓手,在平地、新老、守营、荣和村、白湖等贫困村重点支持贫困户发展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户平种植面积20亩以上,政府按照每亩2000元奖补给贫困户,计划年内新辟红心柚、香黄梨等产业帮扶基地1000亩,3年内发展至3000亩以上,示范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记者见到三荷乡平地村贫困农民李含柳时,他向我们介绍,今年全村共植红心柚8150株,每户贫困户栽种20株,预计三年以后,每个家庭可增收1万元以上。
来源:红网
作者:宁平 华兴 华波(岳阳新闻网)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