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峰县“甘棠教育四高模式”叫响全国

来源:红网 作者:龚闯 王玖华 编辑:曾小颖 实习编辑 周洁 2015-06-02 11:42:07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教育报5月26日头版头条报道双峰县甘棠镇教育事迹

再穷不能穷教育 贫穷偏僻的甘棠镇拥有美丽的中心学校

高山上新落成的丰稼小学

  红网双峰站6月2日讯(分站记者 龚闯 通讯员 王玖华)“高标准的办学条件、高水平的教学质量、高品位的素质教育、高起点的幸福校园,真想不到,我们甘棠的乡村教育在国家级媒体都榜上有名”。6月1日,双峰县甘棠镇山斗村60岁的支部书记王太平,兴致勃勃地阅看中国教育报5月26日的《83位村支书扳倒“倒数第一”——湖南省双峰县甘棠镇村级组织重教故事》头版头条时,喜气洋洋地告诉笔者。据了解,国家级教育权威媒体如此高调地推介农村乡镇教育“村校互动”和“四高教育”模式建设成果,尚属全国首次。
  
  位于双峰县西部衡邵干旱走廊的甘棠镇,共83个行政村8万多人。5年前,全镇26所学校中,8所学校无围墙校门;22所学校有C、D级危房;70%课桌凳缘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90%的学校无绿化、无食堂餐厅、无运动场。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多年徘徊低谷,甚至排行全县倒数第一。
  
  面对这样的困境,2011年新一届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的支持下,大张旗鼓地大打一场尊师重教的人民战争。于是,在全镇26所学校首创“学校建设管理委员会”组织机构,83个村的村支书担任建委会主任或成员,担承建设资金筹措、校群矛盾协调、办学监管督查、学生控流保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责任和义务。
  
  它就像一支兴奋剂,激活了村支书和群众重教热情的正能量,催生全镇“校安工程”风生水起。山斗小学、丰稼小学、东风小学等学校建委会纷纷“自创门路”,挖、捐、助、挤筹措资金,将学校异地重建或改造扩建。
  
  5年来,全镇投入学校建设资金达6500万元,其中2500万元是镇党委书记赵谭华、镇长罗武群带领83位村支书捐资或四面出击“化缘”而来的。同时,各村还为学校免费提供用地173.2亩,一栋栋漂亮的新校舍耸立在一座座石头山上。
  
  目前,甘棠镇24所学校为省级合格学校,21所建成园林式学校,22所建有水冲式厕所;全部学校都有图书馆、阅览室,进校公路、水、电、灯配套到位;教学质量连续三年位于全县前三名,学生稳定率达到99%,所所村小学生都达到了100人以上。贫瘠而又荒凉的土地上掘出了以“高标准的办学条件、高水平的教学质量、高品位的素质教育、高起点的幸福校园”为主要内涵的“四高教育模式”,吸引了长沙、岳阳、湘潭、邵阳等10多个县市前来观摩取经和省级、国家级媒体的眼球。

来源:红网

作者:龚闯 王玖华

编辑:曾小颖 实习编辑 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6/02/113161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