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梁志强博士拿起一支消过毒的标记针,刺破一条即将“搬家”的娃娃鱼的尾柄区皮肤。受到刺激,娃娃鱼轻微扭动身体,并产生应激反应,皮肤破损处分泌出少量白色粘液,梁志强迅速将长约1厘米,比米粒略细的标记推入它的皮下,收针,抹去粘液,检查标记是否打牢,整个过程不过一秒钟。
这一天,梁志强和他的同事要为所有的娃娃鱼都打好标记,因为明天它们都将被放回大自然的怀抱,去位于慈利县的张家界大峡谷繁衍生息。“每一个标记都是独一无二的,上面记录着它们的年龄、体长、体重、放生区、放生时间等信息,以后再遇到它们,只要拿仪器一扫描,就知道它们的身份。”梁志强说。
这些被放生的娃娃鱼均为两岁左右,体长20至30厘米,身体健康,它们均由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人工繁育。繁育室为半地下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模拟娃娃鱼在野生状态下的生存环境,阴暗、干净、潮湿。室温常年保持在15摄氏度至22摄氏度之间,水则直接引自“世界自然遗产”宝峰湖底层水,水质清冽。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现有人工繁育娃娃鱼约两万只,根据年龄、大小分池繁育。
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是我国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因其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而得名,长相娇憨,但生性凶猛、牙齿锋利,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具有很强的耐饥本领,一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和所有的两栖动物一样,娃娃鱼也是变态发育。脱腮前,娃娃鱼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后,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来源:红网
作者:廖洁 明健飞
编辑:李莎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