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屯渡街道的周海云先锋工作室内,老党员周海云正热心地教孩子们习字作画。均为长沙晚报记者陈飞摄
东屯渡街道志愿者将党员帮帮手册送到居民手中。手册上,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志愿者亮出身份、联系方式和特长,方便居民求助。
长沙晚报记者 胡媛媛
“一步一步走着才知道,奉献的路永远走不完;一步一步走着才知道,这条路上永远需要责任与担当。”写在芙蓉区东屯渡街道的周海云先锋工作室内的这句话,是80岁老党员周海云一生的座右铭,更是这块2.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越来越多“周海云”正努力践行的价值准则。
“党建学习日”每月定时开讲,党员积分卡每季度严格考评,“党员帮名片”、先锋工作室走进每个社区……今年以来,东屯渡街道将基层党建工作视为适应新常态、强基促发展的“细胞工程”,创建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活化“细胞”载体。通过一个个党建品牌的推陈出新,基层党支部在参与区域党建创新的过程中日渐夯实,社区党员在服务居民群众的实践中日渐成熟,基层党组织正迸发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 “先锋指数” 激励党员创先争优
东屯渡街道位于浏阳河西畔,共有基层党组织44个,党员681人。作为一个老旧小巷多、流动人口多、拆迁安置农民多、管理难度大的老城街区,如何在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多元的新常态下,将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将党建品牌转化为服务品牌,将党建活力转化为街域活力,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建的新课题。
“推动党员积分管理,开展党员‘三学’活动,拓展党员‘帮帮’服务,以街域党建创新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提高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度,彰显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发展正能量!”东屯渡街道党工委书记聂海宗如此解题。
一本内涵丰富的党员组织生活手册,成为东屯渡党建创新的突破口。翻开这本手册,党员基本信息、党员承诺卡、年度积分卡、党员实践日记等内容一目了然,而作为其中重头戏的党员积分管理档案,更是将三会一课参与情况、志愿服务情况、民主评议等统统分值化,不仅列出了精细的奖罚积分标准,每个月还将统分考核,评定“先锋指数”,并由此评选出星级党员。
“组织生活手册告知党员写所需、做所写、记所做;先锋指数激励党员创先争优、创新服务;星级党员大家点赞、大伙争学。”老党员尹成和形象地将手册比喻成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组织了解党员现状的GPS系统,册子虽小,作用不少。
推动“先锋指数”积分管理,不仅让党员有感觉,更要让群众有感知。街道辖内的富家花园C区是多年前建设的农安小区,楼房老旧,地面坑洼,公共设施更是残缺不全。街道积极落实芙蓉区委、区政府部署的农安小区提质改造工程,在此进行下水管网改造,解决了十雨九淤的现实难题,同时启动户外招牌规范、破损楼面修整、天然气改造等,让家园实现温情蜕变。据悉,辖区内的其他农安小区改造也都将在年内启动。
变化的背后,彰显着党建工作的凝心聚力效应。小区提质过程中,党员们组成监督团,上门了解居民诉求,热心开解居民疑惑,对提质规划提出中肯建议,为工程质量监理把关。他们用所言所行,在积分卡上留下值得书写的一笔。
为党员设置行为标尺,为党员队伍管理制定直观具体准则,如今,东屯渡积极探索推动的党员“先锋指数”积分管理,积出党员创先争优的热情,积出党建工作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内涵。
B 党建微课堂提升学习力
“党建微课堂又给我们送知识大餐啦!”听到手机响起的“滴滴”声,家住白沙湾社区的何娜赶紧点开屏幕、打开微信。在这里,“东屯渡微课堂”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党的政策、廉政记录定期推送,党员志愿活动“现场直播”,身边随手拍更吸引大伙争当拍客,曝光不文明,弘扬真善美。
党建微课堂是东屯渡街道为强化广大党员思想道德教育、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而量身打造的“人气课堂”。因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该公众号已集聚了300余名“微粉”。
“学习力决定战斗力,这已经反复为实践所证明,只有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才能为街域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东屯渡街道办事处主任罗加祥介绍,如今在街道列出的学习清单上,既有所有党员都能共享的“大众学本”,也有为不同类别党员定制的“专属课程”。
一场清风尚学、阅读享学、评比优学“三学”活动,正在机关支部蓬勃兴起。每月第一个星期五的“芙蓉学习日”,东屯渡请来专家学者,为机关党员干部提供时事政策、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每季度发放最新书目清单,党员自主选书,党工委免费赠书,党小组定期开展图书漂流、读书会,推动党员养成品好书、爱阅读的学习习惯;每年开展的读书达人、宣讲达人评选,更吸引大伙争晒学习心得、优化学习成效。
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场地有限?没问题!东屯渡创新推出的“随手微课堂”和“身边微课堂”,不仅借力网络微信等信息手段,让党建课堂随时“开讲”,更充分激发居民党员的草根智慧和服务热情,利用空暇时间,在社区广场、楼栋花园等公共场所开展5至10分钟的“微理论、微宣讲”,短平快的表现形式,同样让大伙受益匪浅。
长期在外务工,难以按时参与党组织学习?不着急!如今,诸多在外务工党员变身网络达人,将自学过程制作成微党课课件,上传支部群后,积累到其他党员的点赞,就能兑换学分。表现突出者,甚至还会邀请开网课,即便相隔千山万水,也始终与家乡党建同频共振。
一系列提升党员群众素质的学习品牌涌现,不但普及着勤学尚学之风,也映射出党员们创新、进取的品质,满溢书香从社区楼栋飘出,正成为浏水之畔的“温情力量”。
C 党员帮帮团来解邻里急
提升党组织的学习力,增强党组织的执行力,扩大党组织的公信力,不仅要向书本学,更要向群众学。党建创举频出的东屯渡街道,将党建品牌的引领作用,不断转化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效能,随着党员“帮帮系列”覆盖全街道所有社区,党群之间的相助互动正形成于春风化雨之间。
“屋里水电出故障,就找老蔡来帮忙;邻里矛盾扯麻纱,何大姐上门准能解;家有喜事大伙帮,写联记账小郑忙……”这段居民们自编的顺口溜,唱的就是芙蓉社区内由一群热心党员组成的“社区能人帮”。能人帮里的成员,个个都有一技之长,在他们量身打造的帮名片上,姓名、联系方式以及特长技能一一注明,社区更由此绘制出邻里帮帮图,将党员志愿者的家庭住址在地图上用红五角星一一标注,方便居民按图索骥、就近求助。
“能和周爹做邻居,真是一种福气。”被居民点赞的周爹名叫周保生,是名会维修家电、热心公益的老党员,为了方便帮助邻里,周爹还学会了玩微信,如今只要手机铃声、微信提醒响起,周爹立刻背着工具箱就出发。
汇集党员的小善大爱,“帮能量”更由此在东屯渡各个社区迸发:在高楼林立的嘉雨社区,“邻里帮帮”逐渐破解都市冷漠症,让曾经“对面不相识”的高楼邻里开始守望相助;白沙湾社区居住着不少机关干部、公务员,“廉心帮帮”将廉政知识送进楼栋,助其时刻上紧自律发条。此外,社团帮帮、楼栋帮帮、党群帮帮等多个子服务项目不断激发党员们的服务热情:参与门前三包、流动人口登记、治安巡防等自治工作,他们责无旁贷;面对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史上最严拆违控违行动,带头自拆、劝导他人拆违,党员们主动作为。
党建引领发展,党建服务发展。如今,区域化党建创新已成为东屯渡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去年,东屯渡街道办事处获评“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辖内社区更分别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长沙市充分就业社区、雷锋号志愿服务示范站等荣誉揽入怀中。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媛媛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