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歌劲找到了旧照片的老房子。记者 陈旭东 摄)
□地方史志专家何歌劲考证后称,它曾出现在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照片中□有关部门已达成初步共识,将把这处建筑遗迹当作文物保护起来
红网湘潭站6月16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王超)有人说,走进窑湾就走进了湘潭历史的深处。这条承载了湘潭文化印记的历史古街,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保护建设。6月15日,地方史志专家何歌劲捧着一张新拍摄的照片告诉湘潭晚报记者,他在走访窑湾的途中,无意拍到了一堵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残墙。
“这堵残墙正是《日本侵华前的摄影考察》系列图片之《湘潭县城鸟瞰图》中心最抢眼的长方形两层楼建筑东立面!”何歌劲激动地说,这一建筑遗迹的发现,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当时窑湾的历史文化风貌,还能为当下的窑湾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提供有力的借鉴材料。
废墟里的“宝贝”
去年,由新浪图片、华辰影像联合推出的《日本侵华前的摄影考察》系列图片中,两张关于湘潭的城市老照片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
其中,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湘潭县城鸟瞰图》,正是窑湾与杨梅洲的俯视照。那时的湘潭,由于还未遭到战火侵袭,整个县城尚沉浸在一片静谧安详之中。
“照片真实反映了清末民初湘潭的市容市貌。”何歌劲介绍说,发现这套珍贵的历史照片时,他便推断照片拍摄地位于壶山之上。但碍于缺乏相关佐证资料,他也不敢下此定论。
6月11日,何歌劲照例来到壶山之下,在狮子口处、唐兴桥畔的古道上为正在进行街区改造的窑湾拍摄风景图片。谁都没想到,这趟无心之旅会为后来的发现埋下伏笔。
当天,他回家在电脑里调看照片时,惊喜地发现有张照片里矗立的一堵残墙,正是《湘潭县城鸟瞰图》中心最抢眼的长方形两层楼建筑的东立面。
窗户和附属建筑坐实推论
“这个发现太有价值了!”提及这一意外发现时,何歌劲掩饰不住激动。他介绍说,出现在《湘潭县城鸟瞰图》中的原楼房为东西向单檐庑殿式青瓦直线脊坡屋顶,而现存的建筑遗迹不知何时已改为南北向悬山式青瓦坡屋顶。虽然这个建筑遗迹的屋瓦已于近期卸除,但建筑的四面墙体依旧保存完整。
而让何歌劲坐实自己推论的最直接辨认依据是:朝东面墙上所开设的两个长方形拱顶窗户仍然一如旧样,南窗下斜插着青瓦坡屋面附属建筑亦一如当年。“毫无疑问,照片中出现的这堵残墙就是老照片里的中心建筑。”
将按文物进行保护
何歌劲表示,新发现的这堵残墙,不光继承了传统建筑的格局,还融合了西方建筑的色彩。如果将其连同附近仅存的古建筑一起保护起来,无论对窑湾改建工程亦或是还原窑湾历史风貌都意义重大。
当天,记者也从多方获悉,市规划、文物及相关建设单位已达成了初步共识,将把此处古建筑当作文物保护起来。
来源:红网
作者:王超
编辑:刘飞越 实习编辑 熊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