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委党校开展“驻村入户体察民情”体验式教学调查

来源:新华网湖南频道 作者:邹云 谭畅 编辑:杨洁 2015-06-18 13:58:46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长沙6月18日电(记者邹云 谭畅)2009年以来,湖南省委党校在中青班开展“驻村入户体察民情”体验式教学活动,分12批组织600余名学员走进偏远落后的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访贫问苦、问计问需、调查研究、献力献策。学员与群众的感情在面对面交流中日益加深,党性修养在农村艰苦环境的磨砺中得到提升。

  创新党校教学方式的现实选择

  湖南省委党校“驻村入户体察民情”体验式教学活动始于2009年。现校副巡视员、时任学员部主任的伍晓华回忆,当时官场“四风”问题突出,党性教育亟待加强,但是党校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理论灌输多,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欠缺。

  “即便有实地教学,往往也是到环境比较好的地方。让学员深入艰苦环境体察民情、磨砺党性修养的体验式教学很少。”伍晓华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南省委党校决定启动针对中青班的“驻村入户体察民情”体验式教学活动。

  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刘丹认为,中青年干部学历高、能力强、敢于创新、富有激情,但普遍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掌握、革命战争年代生与死的考验、严格的党内生活历练以及艰苦环境的磨砺。“驻村入户”正是针对中青年干部的这些不足量身定做,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然而,“驻村入户”第一次动员就遇到了阻力。有基层学员提出,自己经常下乡、下村,已了解农村的情况。还有学员明确提出,不想住在农户家里。

  “我们反复向学员强调,一般性的调研确实很普遍,但容易走马观花。人民群众与干部之间有隔阂,可能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掏心亮肺说实话。要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就必须住在农民家,体验农家生活。”伍晓华说。

  “不仅是挖挖坑、种种树”

  “驻村入户”的基本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目前已基本确定为以各班党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贫困村,确定一个调研主题,利用5天时间以“三进、三同、三送、三个一”的方式体验农村生活。

  “三进、三同、三送、三个一”指的是进乡、进村、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送信息、送项目、送温暖;召开一次村民座谈会,慰问一家以上困难农户,提出一条有针对性的建议。

  “我们希望学员们能在‘三进’之中锤炼党性、历练作风,在‘三同’之中贴近群众、增进感情,在‘三送’之中疏解民困、服务民生,在‘三个一’之中了解基层、增长才干。”刘丹说。

  在活动开始前一个月,学校和班级就会开始联手制定“驻村入户”的方案,明确当次活动的指导思想、内容、方式、地点、时间和详细要求。以今年5月最近一次体验式教学为例,其《活动方案》明确要求,要考察了解各项惠农政策、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考察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等问题。

  刘丹多次向记者强调,“驻村入户”体验式教学绝不仅仅是“挖挖坑、种种树”,而是紧紧围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将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搬到农村。引导学员们根据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调研农村发展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据介绍,由“驻村入户”学员完成的多篇调研报告受到省领导的批示肯定。其中,有的还直接促成了湖南省相关政策的出台。2009年以来,“驻村入户”学员直接捐款已经超过20万元,带去的项目资金已经超过千万元。

  动真情、明实情、磨砺党性修养

  参加“驻村入户”体验式教学活动后,学员们普遍反映,在面对面交流中与群众的感情日益深厚,在实践中知晓了许多办公室内无法了解的实情,在农村艰苦环境中磨砺了党性修养。

  曾长期担任中青班班主任的湖南省委党校工会主席潘一丹介绍,有多批“驻村入户”活动的学员采取“众筹”的方式资助贫困山区的儿童完成学业。其中,第39期中青班的一名学员还将所在村一名5岁女童带到长沙生活学习。这名学员告诉记者,女童跟着瘫痪的爷爷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十分艰辛,他想尽力为她提供一点帮助。为纪念“驻村入户”的成果,他还给这名女童起了个小名“果果”。

  通过学习,学员们普遍表示,以前对农村间接了解多,直接了解少。通过这次活动体验农民的生活,对村情、民情和“三农”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基本国情、省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城步县县长杨博理说,虽然平时也下乡调研,但大多是走马观花。花几天时间静下心来,通过广泛深入座谈、走访和谈心,感到自己过去没有真正了解群众疾苦。亲身体会到农村的困难和问题后,心情十分沉重,不解决这些问题,感到寝食难安。

  学员们反映,活动还增强了自己的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加深了对“为人民服务”真谛的理解。一名在处级岗位工作了20多年的学员说,过去总多少有点觉得组织对自己不公,有消极情绪。通过“驻村入户”看到基层干部的坚定信念和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看到乡村教师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默默奉献之后,感到自己受党组织的关怀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完)

来源:新华网湖南频道

作者:邹云 谭畅

编辑:杨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