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大姐”贴心为侗乡群众办案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勇 编辑:王娉娉 2015-06-18 10:15:34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李勇

  从1988年招干进入通道侗族自治县检察院,刘彩娥已在侗乡工作了27年。6月中旬,记者见到她时,这位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兼政治部主任,正在为几名侗族群众调解纠纷,半小时后,侗族群众握手言和,大家感激地说:“还是刘大姐的话合情合理,我们服!”

  “刘大姐”是邵阳县人,原来没接触过侗语。但在侗乡办案,她常常遇到只懂侗语、不懂汉语的当事人。不解决语言障碍,怎么办案?

  她从最基础的东西学起,虚心向院内懂侗语的干警学习,在日常交流中坚持学讲侗语。通过刻苦学习,刘彩娥很快能用一口流利的侗语与当事人对话。20多年来,刘彩娥用侗汉双语办案100多起,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案件评查件件为优秀。

  有一年,周某等人诈骗多名侗族群众,涉案金额达8万多元,大部分受骗群众为老年人,不懂汉语。一名年轻干警受理此案后,和受骗群众交流起来磕磕巴巴。刘彩娥亲自出马,积极与受害人进行侗语交流,及时了解被害人的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几经周折,做通了犯罪嫌疑人家属的工作,将被害人被骗的钱全部退赔。被骗金额最多的陆志贵老大爷,收到全部退款后,握着刘彩娥的手喜极而泣:“刘大姐,太感谢你了,帮我追回了血汗钱!”

  自己的侗语过关了,新招录的年轻干警大部分都是外地人,他们怎么办?刘彩娥担任政治部主任后,针对这一实际,定期组织懂侗语的老干警和县内侗语专家开设侗语课,并组织干警开展日常侗语对话、侗语知识竞赛等。现在,该院坚持“侗汉双语”办案,60%的干警都能用一口流利的侗语与当事人交流。

  工作中,刘彩娥还将侗族“款约”灵活应用于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实践,与侗族群众的心越贴越近。

  款约,是侗族法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侗族人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宁,调整人际关系而约定俗成或集体制定的行为规则。刘彩娥针对一些轻微刑事案件、邻里纠纷案件,坚持发挥侗族“款约”的补充性作用,努力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她在办理粟某故意伤害案时,发现当事双方同处一村,便利用侗族“款约”进行沟通协调,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粟某赔偿被害方医药费等5万元,并向其赔礼道歉。检察院将刑事和解材料全部移送县人民法院,最终粟某被判处缓刑。

  就这样,刘彩娥用热心、真心和诚心,打动了许许多多的侗乡群众。从检27年,这位侗乡群众心中的“刘大姐”,先后荣获“全市党员学习明星”、“怀化市人民满意的检察官”等80多项荣誉称号。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勇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