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忠烈祠
厂窖镇惨案纪念碑
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
南岳“忠烈祠”
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飞虎队纪念馆坐落于芷江机场东边,是为了纪念二战中美国空军英雄陈纳德率领的空军飞虎队而建立。本组图片均由记者 赵持 摄
核心提示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湖南成为中国抗战的前哨阵地和战略要地,成为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的主要作战区。中日两国军队在湖南进行了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湘西会战等大规模争夺战、绞杀战,共毙伤日军29.3万余人;1945年8月21日,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一行奉命飞抵芷江向中国投降,史称“芷江受降”,这也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结束。
■记者 苏军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这是中国人共同的记忆,一个共同的纪念!”
6月23日—6月28日,主题为“湖南抗战名城巡礼”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媒体来湘联合采访活动在长沙启动,在芷江圆满结束。
此次联合采访活动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6天间,来自海峡两岸28家媒体的40余名记者,顶烈日,冒酷暑,重回当年重要战场遗址,重点采访了长沙、益阳、常德、衡阳、怀化等湖南抗战名城,用笔和镜头记录下那段血火淬炼的民族精魂。
长沙
巍巍麓山下忆烽火
【地址】 麓山忠烈祠,位于岳麓山赫石坡岳王亭下方(湖南师范大学内) 。原为纪念岳飞的岳王庙,民国28年(1939年)改建为忠烈祠。全称是“第四路军阵亡将士麓山忠烈祠”。
【历史】 湖南作为抗战主要战场,先后有近10万民众参加抗日游击队和抗日自卫队,有100万民众直接支援守军作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中,30多万将士献出了生命。为纪念和祭祀抗战英灵,于1939年修建了麓山忠烈祠。
【讲述】 6月24日,麓山忠烈祠内,年逾九旬的抗战老兵谭昆山、吴淞讲述了当年战役的惨烈情形。
“当时长沙满大街的抗日标语,我最受感动的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赴国难’。”吴淞说,“我没有钱,只有出力。”当年长沙许多学生因此报名参军,16岁的吴淞便是其中之一。他参加过长衡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
陪同父亲吴淞来忠烈祠的吴晋告诉记者,父亲晚年剃度出家,法号释来空,现常年居住在常德乾明寺。“乾明寺曾是常德会战中的战场。”吴晋说,父亲居于寺内,为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守灵、超度。
“日寇侵华五十年,中华大地遍狼烟。罪行罄竹书难尽,万古勿忘国耻痛。”96岁的抗战老兵谭昆山在两岸记者的采访本上挥笔写下这首旧作,以提醒世人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依然能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益阳
惨案幸存者诉血泪
【地址】 厂窖镇位于益阳南县,三面临水,形如半岛。在厂窖镇,一块高耸入云的厂窖镇惨案纪念碑巍然挺立。
【历史】 1943年,日军为了打通宜昌至武汉的长江航线,夺取中国粮仓,迫使中国政府投降,于5月5日发起“江南歼灭战”。之后,日军由湖北进犯湖南,在厂窖形成合围圈,圈住了厂窖当地居民、撤退军队、湘鄂涌来的难民。1943年5月9日至12日,日军在厂窑镇疯狂屠杀,制造了侵华第二大惨案,仅3天共杀害3万多人。
【讲述】 当年经历过惨案的当事人,目前在厂窖镇只有27名幸存者仍健在。
全伯安老人今年89岁,1943年日军进入厂窖时,他只有17岁。“日军进厂窖时,我在田里插秧,突然发现流过的水变红了,很多人拼命跑,我知道肯定发生不好的事了,就跟着跑。”全伯安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我们藏在哪里,他们就杀到哪里。”
经历三次生死劫的黄书文老人回忆起来更激动。“刚开始,日本人用大炮、飞机轰炸扫射,子弹没打到我,逃过一难。全家躲到了防空洞,被日本人发现,他们拿犁来砸洞门,最后没成功就离开了,我妈妈觉得防空洞不安全,就带着我和弟弟走出来,路上碰到了日军,只好跳到河里自救,弟弟淹死了。”
常德
公墓祭奠悼英烈
【地址】 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位于常德市武陵区青年路,被民政部列为首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之一。
【历史】 1943年11月,侵华日军纠集10余万兵力,向以常德为中心的滨洞庭湖地区发动了其所谓的“常德作战”(中方称“常德会战”)。中方调集20万兵力进行抵御,经过近两个月的激战,最终以日军被迫北撤、中方“惨胜”而告结束,基本粉碎了日军作战计划。常德会战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讲述】 “57师8532人参战,5703名阵亡在常德,就安葬在这座公墓内。正是他们的浴血奋战使得常德会战取得了最后胜利。”常德会战研究会专家钟云鹏向采访团成员介绍。
曾参加常德会战的93岁抗战老兵吴淞也来到纪念公墓,站在这片埋葬昔日战友的土地上,老人非常激动。“当时常德打得很惨,遍地是死尸,房子没一间好的。收复常德后,士兵们用竹竿把旗帜升起来。老百姓看到护旗的哨兵背面缝了一个虎贲部队,就知道虎贲部队在那站岗,都流泪了,哨兵也流泪了。当时57师就叫虎贲部队。”吴淞老人回忆道。
衡阳
青山处处埋忠骨
【地址】 素有“小中山陵”之称的南岳“忠烈祠”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岳香炉峰下。作为纪念抗战烈士修建的大型烈士陵园,这里设立了全国抗战将领唯一一座总“神位”。
【历史】 衡山脚下,1944年进行了一场持续47天的衡阳保卫战。据记录,日军一改以一个师团攻击4个军的战略部署,以3.5万精锐部队向守城的第10军1.6万人发起第一轮攻击,扬言“三天攻下衡阳城”。结果,中国将士守城47天,最后以仅存的1200员战力抵挡百倍于己的11万日军。
【讲述】 南岳区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刘向阳介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南岳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抗战活动的重要场所。从忠烈祠到磨镜台何氏别墅,更是充满了历史遗韵。
在何氏别墅外,《抗战中的南岳》作者曾瀛洲向采访团讲述了这段历史。“我认为南岳抗战史是国共合作抗战史的一个缩影。1939年,国共两党为培养抗日骨干在南岳举办了三期游击干部培训班。同时,周恩来、叶剑英等在南岳期间,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广泛发动社会各阶层人士共赴国难。”
怀化
龙潭一役见证军民齐心
【地址】 溆浦龙潭,雪峰重镇。 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位于龙潭镇东郊的弓形山上。
【历史】 1945年4月,日军出动8万兵力兵分三路发起“芷江攻略战”,旨在夺取芷江机场,进窥黔蜀。中方军队利用雪峰天险进行阻击,史称“湘西会战”。双方参战兵力达28万,经过历时近两月的奋战,共击毙日军一万二千余人、伤两万三千余人。
【讲述】 “共产党湘西地下党组织发动的地方武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龙潭农民自卫队、龙潭民众抗日队、中学生抗日志愿队等队伍相继涌现。”龙潭抗战阵亡将士陵园管理所所长陈贵生为采访团讲述当年抗战形势。
八年抗战,著名战役有过十数起,但若论战役战果及战局影响则都不及龙潭战役,《文化龙潭》一书做出了“八年抗战龙潭战役功居榜首”的高度评价。
受降名城感受穿越
【地址】 飞虎队纪念馆坐落在以前的芷江军用机场上。距离飞虎队纪念馆不远,就是坐落在七里桥边上的芷江纪念坊。走进纪念坊,左侧是受降典礼会场,右侧是抗战胜利纪念馆。
【历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21日至23日,侵华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代表日本政府在湖南芷江向中国政府袒服乞降。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国民政府于1945年8月在芷江修建抗日胜利受降纪念坊。芷江受降纪念坊以“中国凯旋门”著称于世。
【讲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说,“历史是巧合,也是必然的。抗战的第一枪在卢沟桥,最后一枪在湖南芷江七里桥。更巧合的是,今井武夫就是当年制造卢沟桥事变的祸首之一。第一枪他到了,最后一枪投降他也到了。”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苏军华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