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个坪塘村庄里的中国

来源:红网 作者:杨湘徽 编辑:杨洁 2015-07-05 10:50:34
时刻新闻
—分享—

3.jpg

口述人:张正国

  河西人(三)

  一个区域的时代角色

  曾经的村“首富”张正国,现在的身份不是老板,而是村支书。

  1961年出生的张正国,聊起坪塘,就像聊自己的人生。生在坪塘,长在坪塘,娶的老婆也离坪塘不远,上世纪80年代便是村里为数不多的万元户,现在又当了坪塘狮峰山村的村支书。

  采访当天,张正国开着一辆奥迪越野车出现在工地上。如许多转型中的村庄,村民们都选了以前村里的首富当了村支书。

  从农民到老板,再从老板到农民,张正国的人生循环,却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前进轨迹。

  狮峰山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浓缩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困惑和希望。

  在坪塘离狮峰山村不远的桐溪村,有一座规格高于一般墓葬形制的墓地。这是曾国藩的墓地,当年他亲自选址坪塘,正是看中了坪塘的所谓“风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水”。坚守在坪塘的人们,看中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群体和个人的机遇。

[NextPage]

  “那个年代也曾是我们的幸福日子”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城市都在骑自行车,但坪塘人大多买了摩托车,天天开着在镇里来来往往

  小时候张正国就听老一辈人说,坪塘过去有一块平地,平地中间有一个水塘,所以称为坪塘。解放前临江有条小堤,又矮又窄,涨水就封门。自然条件不好。近万亩的洋湖,民谣里也都是唱衰的,洋湖好大丘,十年九不收。

  但是,上世纪50年代,坪塘迎来解放后的第一次转机。由于坪塘解放前便盛产石灰石,解放后城市建设兴起,坪塘又毗邻长沙市区,1951年,长沙市颜料化工厂选址于此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它也打开了坪塘工业重镇的第一道门。

  几年后,村里以前劳改队的地方就改成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湖南省新生水泥厂,仅7家水泥厂就解决了2000多村民的就业问题。“当时大家都穷,这些厂建好后不仅提供了工作机会,而且工资也比种田的收入要高一倍。我记得在90年代初,当时进厂上班每月可以拿到1000多元,而有的人在家种田一年收入也就四五千元,所以,大家都喜欢工厂进来。而且工人多了,农民种的菜才有人吃啊,这也带动了我们农民的收入。”

  张正国回忆起坪塘的变化仍然颇为自豪,“以前我们坪塘镇是很风光的,是(望城)县里有名的纳税大镇,我们狮峰山村级企业有3家,像汽车配件厂等,其他大大小小的个体企业也有10多家。”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都还没有环保意识,坪塘也不例外。在张正国的记忆里,村民还只懂创收。工厂也改变了大家的身份和生活方式,农民变成了工人后,每天像大城市里的人一样上下班,收入高又稳定。“可以说,那个年代坪塘人看着看着就富了起来,在90年代初很多城市都在骑自行车,但坪塘人大多买了摩托车,天天开着在镇里来来往往,这也曾是我们的幸福日子。”

[NextPage]

2.jpg

1991年4月27日,坪塘,水泥厂的工人正在忙碌。图/湖南日报记者谷一均

  镇上的万元户便是今天的土豪

  张正国第一个买了私家车,因为村里没有公路,有事回家时,还是只能骑摩托车再走3公里

  张正国虽然年轻时读书不多,但他是一个有心的人。胆子大,头脑灵活,具有上世纪80年代先富起来的那群人的典型特征。当大家都欢喜卷进工人潮的时候,出身农家的张正国却没动这个念头,他从一个一个长出的工厂里看到了另一个发展机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坪塘还没有公路,只有村里通的简易马路,才两三米左右宽,老百姓进城都是先走到村边,然后坐船过河,到河东中山路那边的渡口。当时水泥要进长沙城,必须先用板车、三轮车拖到靳江河渡口,然后用船运。”

  1981年,张正国刚刚20岁,他看到新生水泥厂生意很好,但是货物拉不出去,尤其是在河东上岸后货物很难搬运,于是迅速取出自己存的3000多元钱,再找亲戚朋友凑了2万多元买了辆大货车,主动去承包水泥运输,将货物送到长沙及周边地区的工地上。要知道,上世纪80年代初,镇上的万元户便是今天的土豪。“第二年我弟弟也买了一辆,两个兄弟一起跑运输。”

  很快,张正国便花300多元添了一台12吋的韶峰牌黑白电视机。这是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一到晚上,附近的邻居朋友都聚在一起看电视,有说有笑,此后,张正国感觉自己总是能先人一步发现机会。

  1990年,张正国决定放弃运输,用自己跑运输攒的钱在村里开了家颜料加工厂,也是销往村里及附近几个颜料厂。用现在的话说,他是发现了产业链配套带来的机遇。“第一年因为技术不熟,市场也没打开,所以亏了点钱,但第二年就好转了。”

  1994年,张正国就第一个买了私家车,“那是一辆桑塔纳,花了14万多元,那时因为村里没有公路,我的车只能停在坪塘租的房子里,有事回家时,还是只能骑摩托车再走3公里。”

  十年下来,张正国自身完成了一次蜕变,但坪塘的变化却不多。“这时,村口靳江河上有了便桥,大家进城方便了很多,湘江防洪堤也是马路,市里的中巴可以沿着防洪堤开到村口,但还是没有通进来。”

[NextPage]

  口述人:张正国:1961年生,1981年开始创业,从事村里水泥厂的个人运输,后自办颜料化工厂,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有钱人。2007年工厂停办,2011年被推选为狮峰山村村支书。

  口述地点:长沙坪塘巡抚路狮峰山村湘江欢乐城施工工地

  口述时间:2015年6月10日

  村民认为的铁饭碗突然间砸了

  以工业重镇出名的坪塘可能没有料到,自己这么突出的地域标签突然间就要没了

  时间总在平静中酝酿着突变。以工业重镇出名的坪塘可能没有料到,自己这么突出的地域标签突然间就要没了,而以前村民以为的铁饭碗也突然间砸了。

  2008年,大河西先导区成立,望城县坪塘镇划到了长沙市岳麓区。这一划便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坪塘所有的老工厂全部关停。“当时,大家已经意识到自己家门口的环境问题。过去,工厂的污水都是随地排放,有些直接哗啦啦将各种颜色的水排入湘江,根本没做任何处理,当时也没人管;水泥厂冒出来的烟那都是黑的,根本看不到蓝天,连窗户都不敢开,可以说坪塘是‘晴天一层灰,雨天一层泥’。但是,村民心里还是有些不乐意啊,毕竟工厂拆迁直接关系到我们的饭碗啊。没有班上了又当农民吗?还是外出打工?很多人都没有其他技术的。”

  张正国清晰地记得,第一家关停的工厂便是新生水泥厂。随后,坪塘其他工厂也都一个接一个关停。接着,村里大大小小的工厂也都戛然而止。“当时一接到通知,我就主动停掉了。以前的新生水泥厂关掉后又进行升级改造,变成现在的混凝土搅拌厂。其他的工厂是直接关停,有的颜料厂曾经准备搬迁到其他地方,但由于环保门槛提高,再投入成本很大,也就放弃了。”

  对于坪塘人来说,这叫停的不只是工厂,不只是坪塘的经济命脉,而是他们几十年的生活模式、生存路径。“很多工人再回到家里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一些土地已被污染,田里不敢种稻子,菜地不敢种蔬菜,甚至连自己这里的水也不敢喝。虽然大家被划到岳麓区,从农民变成长沙市民,听起来很荣光,但很多家里一下子失去了收入来源,根本高兴不起来。”

[NextPage]

  记者手记

  “印象派”村支书

  6月10日,小雨,记者从市区驱车去坪塘,过了洋湖湿地公园后,窗外两边便多是建筑围墙,里面是大大小小的工地,有的安静,有的嘈杂,来往的车辆里工程车占了一半,两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展板围挡起来的工地里,塔吊林立。

  “你看看,我们坪塘现在,树能看到绿色了,水也变清了,再过两三年来,这里就是个空气洁净的大花园了。”坪塘狮峰山村村支书张正国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他亲眼见证着这里一天天的变化,从最初的农村到后来的工业基地再“退”回到现在的“村庄”,现在,他也从一名工厂老板退回到“农民”,身为村支书的他从现在的尘土里看到的是,一个重构的田园式家乡在节节生长。

  采访那天,张正国开着一辆奥迪越野车出现在工地,记者面前。可以理解。很多村支书都是以前村里的首富,张正国也不例外,他们有相对较好的经营力、领导力和影响力,对于村里有限的政府财政支持来说,他们就是村里致富的希望。

  张正国和许多改革时代的“能人”一样,仿佛一个印象派画家,总有自己的色彩和线条,大胆却逼近现实。

  坪塘行政经济历史变迁

  坪塘是在观音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末称伏龙镇,民国初改属长乐乡,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灰石和矽砂资源,石灰生产历史已达200余年。

  1950年,建长沙县第一石灰厂。1951年建坪塘化工厂(即后来的长沙颜料化工厂)。

  1958年建湖南省水泥厂(后来的新生水泥厂)和长沙水泥厂。

  1964年更名坪塘镇。

  2008年6月15日自望城县划岳麓区管辖。

  2009年,启动污染企业产业退出。坪塘13家企业整体退出。

  2012年,长沙市岳麓区对乡镇行政区划做出调整:撤销坪塘镇设立坪塘街道。

  口述\张正国 采写\潇湘晨报 杨湘徽

来源:红网

作者:杨湘徽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7/05/112087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