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股票
当年的布票
当年的执照
当年的粮票
文革时期票证
红网芷江站7月13日讯(分站记者 覃莉)“这是1951年新店坪合作社的社员购买证……”7月13日,记者见到芷江县洞下场乡瓮溶溪村的谭书青对着厚厚的几大本各种票证一一介绍着。今年61岁的谭书青收藏粮票已经有20多年了,多年的收藏经历让他积攒了上百种票证,这些票证如一幅幅历史画卷。小小的粮票展示了不同时代的缩影。这其中有湖南大部分市州特别是芷江的普通粮票、油票、布票、煤油票、化肥票等。记者看到,除此之外,谭书青还收藏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芷江的股票、经营许可证、选民证、良民证、收据凭证、执照、文件等数十种票证。
上万张各种各样的粮票、布票等票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谭书青收藏的粮票尺寸有横式的、竖式的、齿轮式的,也有无图案纸质极差的。在一些早期的粮票上,只在纸上铅印了一些字,越往后粮票印刷越精美。粮票有了防伪标志,大多数粮票上都盖有部门公章,有的还印有编号。
谭书青说,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在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如果身无粮票,那简直就寸步难行。当时的人们如果要买1公斤米,就需要拿出1公斤票额的粮票,然后按照米价付款。在那个年代,最宝贵的是粮票,金钱排第二位。这样的事情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匪夷所思。
粮票实际上是计划经济年代特有的产物,然而,粮票作为“主角”,却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来源:红网
作者:覃莉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