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西州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立法工作启动

来源:红网 作者:肖恒昱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吴若兰 2015-07-17 10:44:52
时刻新闻
—分享—

座谈会现场

  红网保靖站7月17日讯(分站记者 肖恒昱)7月15日,保靖县召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立法工作启动会议。湘西州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何学智、州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沈世锋出席会议,保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念生出席并主持会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周胜益,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梦扬出席会议,县直相关部门及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按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保护模式,开展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门立法工作,出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将有利于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有利于依法保护生态资源环境。会上,宋梦扬从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条例起草前期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向何学智一行进行了汇报。
  
  听取报告后,何学智一行充分肯定了保靖县立法工作的主动性,并强调做好条例起草工作要统一对立法工作的认识,了解立法工作的严肃性、严谨性、复杂性;要深入调查研究立法工作,保障立法力量,扎实做好立法起草工作;条例起草过程中,要征求多方意见,反复完善,突出特色,做出水平。
  
  周胜益表示,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科学统筹,抓好落实,有序推进条例起草工作,确保高质量按时完成起草任务。
  
  罗念生指出,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次立法工作,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志慧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保靖将举全县人才力量,积极吸取永顺、古丈的立法经验,少走弯路,确保年底前顺利完成该项工作。
  
  保靖白云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158.6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1.46%。其范围包括原白云山林场和白云山农垦场以及白云山周边6个乡镇29个村的部分区域,是以珍稀雉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494种,脊椎动物361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7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伯乐树,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四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4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兰科植物42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7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白颈长尾雉,金钱豹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1种。

来源:红网

作者:肖恒昱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7/17/111759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