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黄花镇黄龙新村在村支部书记王再德的带领下,大力发展村级企业,开展新农村建设。如今,黄龙新村村级年收入过亿元,98%的农户盖起了楼房,2/3以上的家庭拥有小汽车,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和全国文明村。下阶段,推动黄龙新村“美丽乡村”建设,促进黄龙新村经济社会发展“二次腾飞”,成为长沙县新的重要任务。
评审会上,规划设计单位汇报了黄龙新村“城市田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初步提出将黄龙新村打造成一个融入区域发展、城乡一体的融合乡村,一个延续田园生态、亲近自然的秀美乡村,一个产业转型发展、村民增收的富裕乡村,一个村民留乡爱家、安居乐业的乐和乡村。与会专家、长沙县相关部门、黄花镇和黄龙新村相关负责人对规划设计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长沙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庆红指出,在未来发展规划中,要将黄龙新村打造成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窗口,充分体现村级治理模范、集体经济发展模范、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范三大特色,突出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交融、生态农业示范园与生态公园结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几大元素,推动黄龙新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村。
“黄龙新村的特色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以王再德老书记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结晶。”杨懿文指出,长期以来,黄龙新村都是长沙县基层党建的一面旗帜,长沙县要进一步加强重视,主动作为,让黄龙新村学校、养老院、卫生院、房屋、道路等方面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跟上来。
杨懿文强调,黄龙新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提升档次和品质,在成建制保留现有黄龙新村、不改变自然地貌、不改变村民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定位于城乡统筹的体验村、现代农业的创新村、基层党建的实践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样板村、村级治理的模范村、民生保障的示范村,精心谋划蓝图,完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加快推进建设,推动黄龙新村形成新的特色和亮点,实现农村面貌大变样。
长沙县领导王国良、沈光、黄梁、谭浩然、陈计伟、李开兴参加会议。
来源:红网
作者:熊毅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