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县委书记谭小平书记六进道林力促转型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刘飞平 刘汉光 肖璋 编辑:周芬 2015-07-21 17:26:3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宁乡站记者 刘飞平 刘汉光 肖璋 报道
  
  道林,相传南宋处士谢英在此隐读,“以英抱道”,故名道林。
  
  这里自古交通便捷,漕运发达,商贾云集,素有“小南京”之称。但随着岁月变迁,昔日的繁华已逐渐湮灭于失去乡愁的现代文明之中。
  
  这里资源丰富,矿产众多,耐火黏土、矽砂、白云石的开采业发达,但优美的自然环境却因资源的无序开采而变得满目疮痍,让人不忍卒读……
  
  然而,再厚的岁月尘埃,也掩盖不了古镇的光华。穿越千年岁月风雨的道林,正热切期盼一次华丽转身,随着一场“美丽风暴”在楚沩大地的席卷,随着新任县委书记谭小平的六度造访,一场脱胎换骨的洗礼开始了……
  
  目睹生态遭严重破坏,痛下决心整治非煤矿山
  
  一次调研,一场战役。
  
  4月12日,谭小平由望城区委书记转任宁乡县委书记。履新次日,他就开始了对宁乡全县33个乡镇的密集调研。
  
  5月13日下午,谭小平开启了他的第一次道林之行。这一次到访道林虽然步履匆匆,但他对道林工作的点评,以及要求道林“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班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四个转化”要求,让道林镇党委书记潘志国在内的全体班子成员第一次领略了这名新上任县委书记非同寻常的视野。
  
  “书记第一次到道林来,时间不长,但对道林工作的点评,以及对下一步发展的把脉却十分精准。”潘志国说。
  
  然而,让潘志国更没想到的是,在调研结束,从道林往长沙的长韶娄高速公路上,当两厢因矽砂、耐火黏土开采而导致被削顶、被剥皮的“癞子山”、“光头山”接连撞入谭小平眼帘,当数以十计高高耸立的耐火材料厂烟筒一根根从他眼前掠过时,他心里一阵隐隐作痛。“这是吃子孙后代的饭,哪能这么搞?”
  
  汽车急驰而过,车内,静悄悄的。谭小平沉思良久,一个重拳整治道林非煤矿山无序开采、保护青山绿水的决定即已在这位新书记的脑海中落定。
  
  当日,县内媒体都接到一个重要指令,派出记者进入道林,全面了解道林非煤矿山开采的现状,以及对环境破坏的程度。随后,记者立即行动,深入道林对矿山开采情况进行客观、深入、全面的报道。
  
  “青山在哭泣!”5月15日,县内报纸和电视均在重要版面和重要时段以现场直击方式重磅推出道林毁山采砂采石的调查报道。触目惊心的现场画面,受害群众的大声疾呼,以及矿山开采有恃无恐的利益追逐一一展现在读者和观众眼前。
  
  “要把整治道林非煤矿山专项治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场战役,务求取得全胜。”在县委领导碰头会上,谭小平的话掷地有声。
  
  一场全面整治道林非煤矿山的战役悄然打响。
  
  全力整治道林非煤矿山的消息很快传到矿主的耳中,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利益攸关的博弈开始了。随后,上级有关部门的招呼,十多家矿主的联合上访,网络和微信的质疑,甚至短信恐吓等接踵而至。
  
  其实,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也不难理解,这些非煤矿山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有的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有了。实事求是地说,这些矿山,一段时期内,为道林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一年的税收就是七八百万元,为道林镇近千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还带动了一些周边产业。”道林镇一位工作人员说。
  
  但是,利弊的权衡不是短视的几个经济数字说明得了的。在环保已成为社会共识,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这种粗放式的发展经济,这种掠取资源靠吃子孙后代饭,这种以牺牲环境为巨大代价的做法,时至今日已经不合时宜了,更与县委倡导的美丽乡村建设格格不入。
  
  是以地生财还是杀鸡取卵?在与众多既得利益的博奕中,谭小平守住青山绿水的意志坚如磐石。
  
  5月31日,随着一支由国土、林业、水务、环保、交通、税务等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进驻道林,对12家非煤矿山越界开采、破坏植被、超载运输、环保不达标等行为的调查全面展开。
  
  这样大规模的联合执法,在道林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这让大部分矿主看到也认识到了县里的治理决心,最终选择了主动向县人民政府申请退出矿山开采。目前,已有道林矽砂总矿等10家非煤矿山递交了自愿关闭申请书,并与道林镇政府签署了主动退出协议,另两家也处于停产之中。
  
  依法促停、依法促退初战告捷。
  
  “谭书记一来宁乡,就敢捅这个'马蜂窝',这种担当精神让人钦佩!”一位曾在道林担任过乡镇负责人的老同志告诉记者,道林的挖山采矿已有近40年历史了,因为一直是乡镇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历届党委政府虽深知其害,也做了许多努力,比如在前些年将几十家非煤矿山关停合并到如今的12家,但因为一时难有其它替代的产业,最终这12家矿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这次可动了真格,这是真正为子孙后代造福!
  
  观摩美丽乡村,勾勒“美丽经济”新蓝图
  
  关上一道门,打开一扇窗。
  
  作为一个财政税收一直依赖资源企业的乡镇,12家非煤矿山全部退出后,意味着道林镇的财政收入基本清零,与矿山开采相关联的运输等产业,也必须另谋出路,近千矿山工人也需要新的就业机会。
  
  众多遗留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就必须有新的平台,新的出路,新的增长点来承载,这是道林留给这位新县委书记的一道课题。
  
  为此,从7月2日至19日的两个星期里,谭小平又先后五入道林,根据这方水土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迅速厘清一条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的新生之路。
  
  7月2日是谭小平的第二次道林之行。虽然主题是到华鑫市村观摩美丽乡村建设,但这次让他对道林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华鑫市村是道林镇着力打造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黑色的沥青路从村口蜿蜒而入,曲径通幽,延伸到百姓的家门口。沿途草木葱茏,花香醉人,让人真正感受到了美丽乡村的无穷魅力。村民自筹、社会赞助、镇里奖补总投资40万元黑化的村组公路,呈现出一种高品质的美。
  
  谭小平说,村组道路黑化,投入不多,但效果明显,全面提升了美丽乡村的层次。“这里离省城长沙近,我们把美丽乡村建好了,就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搞活'美丽经济'。”
  
  看完华鑫市村,谭小平来到了镇上。车子在道林集镇转了一圈,幽深的街巷,错落有致的房屋,虽然褪去了历史的颜色,但仍然让谭小平眼晴为之一亮。
  
  “这个地方在宁乡的范围内,是我看到的最具古镇雏形的一个镇。”曾在主政望城期间大手笔打造出靖港古镇、乔口渔都、新康戏乡、铜官陶城,对古镇建设情有独钟的他不禁感叹。
  
  此刻,一张蓝图,在他心中已然形成:让道林恢复历史上的原貌,将道林融入湘江新区古镇群,成为长株潭一个最具特色的旅游点。
  
  这是他履新宁乡后,为一个乡镇画出的一张漂亮的蓝图,或者说得更通俗点,是他为道林转型开出的一剂发展良方,是道林的新出路。
  
  “我们促矿山退出,并不是一退了之。”7月9日,已在心中初步勾勒出道林未来的谭小平第三次到道林,深入矿山与矿主对话,深入村组与群众座谈。
  
  道林矽砂总矿矿主李根源是最早进入这个行业的老板之一,一开始听说县里要整顿关停他的矿山,非常抵触,并且和其他矿主一起到省里进行过上访。这天的座谈会,他情绪有点激动。
  
  谭书记和风细雨地对他说,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虽然你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最终受益的只有你一家,受害的却是那么多人。你有没有算过资源账、环境账、社会影响账?将来政府治理和恢复这里,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一席话,让原本颇有抵触情绪的李根源无话可说,也最终理解了县委县政府的良苦用心。
  
  青石村铁石岭组李兆平是那天参加群众座谈会的代表之一,他说,促矿山退出,虽然有损个别人的利益,却维护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这是真正的为老百姓着想,这是真正的有担当,谭书记让我们能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希望。
  
  考察集镇,发现重塑千年古镇“新大陆”
  
  转型之路,希望之路。
  
  7月10日下午,谭小平率规划、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前往道林,就古镇建设进行实地调研,也开启了他的第四次道林之行。
  
  徜徉在道林集镇,街道纵横交错,房屋鳞次栉比。穿过集镇和金黄的稻田,靳江河如玉带般呈现在眼前,两岸树木苍翠,一江碧透。河道中央,一群鸭子滑动着红色的脚蹼,逆流而上。
  
  “每年端午节前夕,这里都会有龙舟赛,两岸人流顺着堤岸排开,看龙舟争霸,场面热闹非凡。”今年71岁的贺自立是土生土长的道林人,老人站在靳江河边,向谭小平描述起儿时游泳和沿袭至今的赛龙舟场景。
  
  微风轻拂,烈日当空。谭小平放眼远眺,四周一切尽收眼底:艳阳下的道林集镇掩映在一片重峦叠翠之中,靳江宛如一条玉带,绕过集镇缓缓流向远方。看到这一切,谭小平欣喜不已。“这里的水是流动的,有它的韵味,一切都是生态的,感觉非常好。”
  
  是的,看到这一切的谭小平,心里一定在想:道林这片土地,做得出一篇好文章。
  
  谭小平随即向陪同的镇党委书记潘志国了解道林全镇发展规划,当听到潘志国说出“发展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的想法时,他频频点头。
  
  “第二次到道林是美丽乡村观摩,当时走在老街上,觉得街道很像古镇。我今天再来,有发现新大陆的感觉。”谭小平说。
  
  谭小平就在桥头与随行人员开起了现场办公会。他说,道林古镇的规划建设要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并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保护好全镇生态环境。同时,要加强政府与投资企业的合作,做活山水文章,充分挖掘文化底蕴,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努力把道林打造成山水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的风情古镇。
  
  看到县里这么重视道林的建设,将要大手笔打造道林古镇,让一旁的贺自立老人兴奋不已,他表示一定当好道林古镇建设的宣传员、服务员,为古镇建设贡献力量。
  
  当晚,谭小平给道林镇党委书记潘志国打电话说:“道林这个地方真是奇妙无比,晚上一想就激动得睡不着觉。”听着县委书记的电话,潘志国睡意全无,他已经明显感觉到道林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7月11日,谭小平第五次来到道林。这一次,他带来了湖南大学著名的古镇规划设计专家杨建觉教授,以及县委副书记、县长周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亮,县委常委、副县长龚畅等领导。
  
  谭小平再一次来到了道林老街。
  
  道林老街在清末民初盛极一时,很有名气,被称为“小南京”。能够与六朝古都秦淮名城相提并论,可以想像当年的繁华。
  
  老街的巷道依旧幽深,但是那些曾经的老宅只剩下仅有的几间了。土砖房、木楼阁、退色的门、斑驳的墙、青色的瓦,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顽强地矗立着,仿佛在向这位新来的父母官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日影斜疏,照着老街的屋顶和有些斑驳的墙。
  
  看到这一切,陪同的杨建觉教授不禁感叹谭小平的一双慧眼。他告诉四位同行的县领导,就基础条件而言,这里赛过建设之初的靖港,他有信心将道林打造成湘江古镇群里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道林街上一次来了四位县领导,这还是第一次。盼望谭书记让道林大变样,我们群众肯定鼎力支持,拍手欢迎。”贺自立老人希望自己能够亲眼目睹道林巨变。
  
  像一位雕刻的工匠发现一块珍稀的璞玉,一见倾心。7月19日,周日,谭小平书记第六次来到道林。这一次,他不止带来了杨建觉教授,还邀请了潇湘电影集团总经理谷良一同前来。
  
  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潇湘电影集团目前正计划在省内建设一个影视基地,杨建觉教授告诉古良总经理,宁乡道林正在进行古镇规划建设,希望潇湘电影集团到道林看看,为此,才有了潇湘电影集团领导的道林之行。
  
  在当天考察座谈会上,潇湘电影集团古总的建议是,要么不搞,要搞就搞一个有特色的系列古街,就是说要涵盖自明清起到民国再到解放后乃至文革各个时期特色的古街,这样,道林古镇就在湘江古镇群中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谭小平非常认可这个建议,他希望潇湘电影集团能将这个项目落户到道林,目前双方初步有了合作意向。
  
  无疑,这又是一个令道林老百姓欢欣鼓舞的好消息。
  
  欢欣鼓舞的不仅是老百姓,还有道林的广大镇村干部。镇党委书记潘志国说,小平书记六次到道林,促矿山退出,指导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打造道林古镇,将道林发展美丽经济上升到县委层面进行决策推动,让人倍感振奋和充满希望,道林的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这是6万道林人梦寐以求的事。”潘志国满怀期望地说。

来源:红网

作者:刘飞平 刘汉光 肖璋

编辑:周芬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7/21/111652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