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君福老人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生。还没出世父亲便去世了,长到13岁时母亲也跟着撒手人寰了。1943年他参加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的部队,在江南挺进队当通讯员,由于在打击日伪军的战斗中,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完成任务出色,1945年被编入新四军第五师四十五团三营任通讯排副排长。1949年响应政府号召,复员回家。回家以后,他从没向政府提半点要求,一直务农至今。就像他说的,他是一个孤儿,是党和国家培育了他。后来,落实政策后,享受国家优抚复员军人津贴。
岁月如梭,很多的人和故事可能已经随着日子的流逝只留下了只言片语的记忆,然而总有那么一些的经历会永远铭刻在心底,一触即发,仿如发生在昨天一样。说起他的抗日故事,颜君福老人神情激动,不停地抹着他的双眼,仿佛又回到了曾经浴血奋战、英勇抗敌的年代……
颜君福老人是1943年参加新四军第五师,在江南挺进队当通讯员的。当时江南挺进队的支队长是杨震东,副支队长郑怀远。主力部队主要活动在天井山脉一线及华容的桃花山一带与湖北省的公安、石首、监利、洪湖等县。白天他们就扮成商贩或农民去侦察了解敌情,大部队都隐蔽在山林中,操练学习或研究破敌对策,晚上就找准机会袭击鬼子据点巢穴。为了保存军力,他们一般都选择逢年过节或者天气恶劣的情况打击敌人。
记忆最深刻的一战是1944年大年初一拂晓,他们突袭黄英岭,把日伪军打得个落花流水,打死打伤日伪军10多名,缴获步枪20多支,机枪1挺,手榴弹10多箱,子弹3000多发,极大地鼓舞了士气。驻扎在黄英岭的日伪军不但残害当地百姓,还不时翻山越岭来打劫抢掠,为非作歹,无恶不作,老百姓深受其害,对他们恨之入骨。1943年除夕夜吃完晚饭,听取杨震东支队长精心部署后,他们在凌晨4点多,趁着大年初一和天气又不好的时候悄悄向黄英岭进发。接近黄英岭时,只见几个日伪军无精打采地在寒风中抖抖嗖嗖地放哨。
说时迟,那时快,支队长杨震东和副支队长郑怀远带着几个战士悄悄爬进岗哨,几下子就干掉了哨兵。在杨支队长一声喊“打”,顿时,手榴弹的爆炸声,步枪和手枪的射击声与战士杀敌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日伪军连衣服也来不及穿好,有的慌忙拿枪抵抗,有的拔腿就逃。战斗持续了半个小时就成功将这个据点断掉了。这次我军无一人伤亡。打扫战场后,队伍兴高采烈地迅速回到了根据地,又开始了新的布防。
颜老人想战友们的时候就一个人来到树林里唱原来为他们表演过的山歌,曾经在一起抗日的片断又像放电影一样重新在脑海里出现,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健在,是不是也一样在思念……
也许是从小受到河西山歌熏陶的缘故,颜君福老人很小就吊得一声好嗓子,还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会了拉二胡。在部队里面,在大家休息的时刻,他便成了大家的开心果,《三缘魂》、《教儿经》、《孟姜女寻夫》……一首首耐心寻味的山歌让战士们暂离战争的残酷,让思家的情绪得以释放,同时更像是嘹亮的进军号角,极大地鼓舞着抗日战士:只有把日本鬼子赶走,我们的国家才能安宁,我们的人民才能幸福。颜君福老人就是这样一路山歌一路战斗,和全国千千万万个抗战勇士们一道,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浴血奋战着,付出了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
来源:红网
作者:王琼 洪伟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