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湘潭市商务局提供的一份电商发展统计资料显示,根据艾瑞咨询集团提供的数据,湘潭201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20亿元,同比增长40%。湘潭电商发展迎来新机遇。
电商发展体系日趋完善
快递、物流业的发展,与电商唇齿相依,相互关联。当网购渐趋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后,各色快递大军蜂拥而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湘潭人开始尝试探索从快递溯源到电商层面,试图从电商领域分得一杯羹。
在这方面,从快递员做到物流公司老总,将电商平台打造得风生水起的湘潭星宇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亮,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2012年7月,马亮的湘潭星宇物流有限公司成立。应电子商务大发展时代需求而生,这家公司为众多品牌、商家提供电子商务后端(仓储、物流和系统)服务的全数字化解决方案,成为一家协助电商解决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并脱颖而出,成为湘潭市电商领域的领头羊。
“2014年,星宇物流的物流平台吸引了40多家电商入驻,企业销售额8亿元。刚过去的‘6.18’电商节,便实现了近2000万的销售额,销售额每年呈递增趋势。”马亮希望把湘潭打造成电商和物流界的“小杭州”。
随着电商发展速度加快,湘潭各行各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步伐不断加快,一批传统企业纷纷触电上网,如华菱湘钢、毛家食品等相继开展电子商务,或通过淘宝、天猫、善融商城和京东商城等第三方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湘潭电子商务体系不断完善,网商逐步壮大,专业物流电商平台发展迅速,电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湘潭的电商在2010年开始出现,时间较早。整体而言,湘潭电商发展有一定的氛围和基础,处于基础阶段,目前正在打开局面。”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加快电子商务资源集聚,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基地),整合建设电子商务主题楼宇,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湘潭有很好的高校人才优势,应鼓励和支持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开展与电子商务相关学科建设,加大运营、物流、美工、摄影、大数据等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力度,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这位负责人认为。
微商模式的有力探索
相比上“淘宝”的网购模式,去年来,微信购物以社交化的模式进入人们的生活,微商散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与此同时,一些专为微商打造的平台也悄然出现。同城派送、熟人经济……这些微商特有的标志,能否让微商进一步深耕本地市场,实现微商的跨越式发展?
7月17日下午,微商名为“纯如-牛肉西施”的80后姑娘张幸,在做微商一年后,仍奔波在送货的路上。一年前,她开始着手销售牙签牛肉,随后,业务拓展到玫瑰花茶等产品上。
“纯如-牛肉西施”采取的微商模式,是典型的同城派送模式。相关行业人士认为,这种送货模式,低投入,风险小,耗时少,因此备受青睐。目前,湘潭市微商销售的产品,大都停留在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微商散户的购买者大都是“熟人”,而朋友圈的潜在消费群体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为微商进行宣介、拓宽发展的平台开始出现。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微商是基于智能手机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电商模式。目前,湘潭很多企业开始主动应用微商。他分析,目前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利用商家利用个人账号在微信朋友圈刷圈推送商品服务信息,二是利用公众号打造服务平台,三是开通微商城并有支付功能。“当前微商还没有实现三种渠道的打通,所以难以广泛利用并产生良好的效果。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新的举措。”
电商向农村市场突围
快递与电商发展唇齿相依,这一关系在农村体现得尤为深刻。依托于特色农产品“触电”,湘潭的乡镇快递快速发展,同时进一步激活了乡镇农村的电商市场。
近年来,湘潭县花石镇的湘莲、青山桥镇的皮鞋、中路铺镇的药糖、茶恩寺镇的凉席,均经由当地中小经营专业户的电商运作,依托快递这一便捷的物流模式,销往全国各地。电商、快递、农产品,成为湘潭“快递下乡”的核心词汇。
贺浩是湖南堂皇湘莲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1986年出生的他是湘莲产业接班人的第二代。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工作经历,他在京东商城和淘宝网等网络平台上开拓了网上销售任务。
“2009年,我们将家乡特产湘莲放在平台上进行销售,比较幸运的是,当是和福建达利集团形成合作意向,通过网络接洽,第一次接触就签了个600多万的单子。”贺浩认为,年轻人在网上销售比父辈有优势。
为完善网络销售平台,贺浩大胆尝试,于2010年成立了花石镇第一家快递——申通快递点,实现了电商和快递的成功对接。如今,花石镇已经覆盖韵达快递、天天快递等8家快递公司。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网店。通过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提升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加快普及中小微企业应用电子商务。
来源:红网
作者:曾明辉
编辑: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