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水厂主体工程已经建成,道路的沥青混凝土摊铺工作和草皮的铺设等工作也已完成。
“这是个重大的民生工程,出不得半点差错。”魏超元说。每天早上六点不到,他就要到达水厂,仔细检查每一个新建成的沉清池、V型滤池、反冲洗泵房、排水排泥池等制水构筑物,确保项目如期如质完成。
一个全新的自动化水厂
三水厂的扩建工程,启动于2014年9月,包括三水厂三期扩建工程的土建、工艺、电气自动化等建设及其一、二期工程的改造。
改扩建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两千万元中有一千多万元用到了中央控制室的自动化管理上。”魏超元介绍。
据记者了解,此次改扩建包括五方面:对原有的、取送水泵房及配电间的设备进行改造、对原有加药间进行改造、以自控系统、仪表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的改造、以总图给排水管网相关设施改造、对新建配水井、絮凝沉淀池以及气水反冲洗滤池以及相关设备的添置。
为确保供水水质,自来水公司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水质监测站建立了严格的检测制度,规范检测项目、检测频率和质量要求,严格把好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水质关。
按照设计,项目建成后,三水厂日供水能力可增加4万吨,城区总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日以上,可满足30万人用水。
满足城市激增的用水需求
在市自来水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廖小红看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容,使得三水厂的改扩近建势在必行。她的结论来自于数据: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到自来水公司对水表开户的客户已达83641户,较去年年底时已经增加了4600多户。
按一户三口之家来计算,这也意味着,城区今年上半年已经增加了1万多人。而正常的三口之家,一个月需用水4吨左右。据自来水公司统计,仅半年时间,城区的用水量每个月就激增了4.3万吨。
“对于夏季这样的用水高峰期而言,我们现在的供水已经是满负荷在运转了。”魏超元说。
近年来,浏阳市城区东移战略已初步形成,新屋岭、关口、集里、东沙等片区以及关口工业小区作为新城区的重点发展区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发建设。城市的扩容升级,城市用水量需求也随之进一步扩大,要求水厂的供水规模与之匹配。
浏阳已经形成了以农业、工业、三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现有的供水能力和供水条件已经难以满足浏阳市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间接制约着浏阳市未来经济发展。
“因此为更好的发展城市建设,必须扩建三水厂,以满足浏阳市城市发展供水需求。”廖小红说。
浏阳河六桥进入施工高峰期
衡阳人普自强最近在浏阳晒得有些黑,他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将木工、泥工、杂工等80多名工人叫醒,开始浏阳河六桥一天的施工作业,“现在进入施工高峰期了。”
“浏阳河六桥的施工难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顶推,这属于控制性工程,技术强度大,另一个是打水中桩,施工难度大。”浏阳河六桥施工方现场执行经理谷海波说。
2014年7月1日,谷海波率队正式进驻浏阳河六桥项目施工点;2015年7月13日,技术强度最大的顶推施工开始,计划将在10月底完成全部五段梁体的顶推。
这也意味着,如果进展顺利,今年年底浏阳河六桥将全面建成通车供市民出行——届时,浏阳河六桥这座北起秋收路,跨越浏阳河路、将军路,南接天马路的新桥,建成后将对城市的东拓发展战略产生积极的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贺亚玲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