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一村民嘀咕,“1窝蜂至少卖500元,1斤蜂蜜50多元。竟然把蜜蜂群白白地放掉,傻啊!”但石翔宇认为,“中华蜂不仅可以卖钱,它还有保护生态的作用。当前,保护中华蜂迫在眉睫。”
养蜂人的中华蜂保护情怀
2003年,养蜂人石翔宇偶然看到中央电视台报道了我国某地中华蜂种群濒临灭绝的消息,“这不是我养的中华蜂吗?竟然可能灭绝?”
2006年,中华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后,石翔宇更是感到了深深的担忧。据统计,自上个世纪初以来,受洋蜂引进及环境变化等的影响,中华蜂的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
“科学研究表明,中华蜂是世界上最勤劳的蜂种之一,气温低时也可以采蜜繁衍,它的存在对维护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石翔宇毅然召集了几个朋友,组建了中华蜂保护团队,捕获、繁衍、驯化、放养中华蜂。
穿山越岭,寻“蜂”千百度
为了养好中华蜂,石翔宇骑着摩托车到攸县酒埠江、鸾山,甚至江西等地,与蜂友交流经验,学技术。
因野生中华蜂数量日渐稀少,寻找种源是个“大难题”。他就到处发布消息,与当地农民建立联系。2007年,石翔宇开始以免费培训人员的方式,调动更多人参与到中华蜂的养殖与保护工作中来。
而他也较早地明白,必须走一条可持续的中华蜂养殖、保护之路,“如果养蜂人能通过驯养1窝野蜂,繁衍多窝新蜂,就既可以保证收入,又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繁殖的方式,帮助中华蜂扩大种群。”
“刚开始因为繁衍速度慢,放养蜜蜂多,成员没有收入,好几个成员打了退堂鼓。”为此,石翔宇改进养殖技术,探索出一套无公害生态仿野生中华蜂养殖技术,提高了中华蜂的存活率。
几年下来,石翔宇的保护团队已将137窝中华蜂放归自然,正在人工干预繁殖中华蜂84窝,野化追踪13窝。
来源:红网
作者:胡文洁 刘文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谢芬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