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央视聚焦“抗战烽火下的武冈” 解读黄埔军校分校抗战史

来源:红网 作者:袁进田 关杨博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谢芬 2015-08-13 17:00:3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邵阳站8月13日讯(邵阳日报记者 袁进田 通讯员 关杨博)8月10日至11日,cctv-9频道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录片在中山堂等地进行拍摄,聚焦“抗战烽火下的武冈”,重点解读黄埔军校武冈分校的抗战历史。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很多机关,学校和事企业单位纷纷南迁。武冈地处湘西南,是通往广西、贵州的要道,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些优越条件被原在武汉的黄埔军校第二分校选中,1938年,由李明灏将军带队,在法相岩旁的谷地上修建了校舍和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中山堂。而今,武冈二中校内的黄埔军校第二分校遗址依稀保留着当年的风貌。
  
  作为“抗战烽火下的武冈”重要见证,至1945年10月,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招收第14期至19期学员,训练了十个总队,毕业学员达23502人。这些初中级军官大多直接从中山堂奔赴抗日前线,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山堂已被评为湖南省百景之一,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也被正式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红网

作者:袁进田 关杨博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谢芬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8/13/110991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