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县:土地不流转照样规模经营 农户收益更高

来源:红网 作者:蒋志斌 编辑:周洁 2015-08-14 16:32:3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县站8月14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蒋志斌)走进长沙县黄花镇回龙湖村竹尾组那成方连片的稻田,宛若一望无际的绿毯在面前展开。昨日,农户范立军站在田埂上,对水稻的长势赞叹不已:“加入了联耕联种后,种田不用自己管事,水稻还减本增产。”
  
  近年来,长沙县部分合作社推行“农户+农户+合作社”的土地联耕联种生产模式,在不改变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分散、零碎的农田通过适度规模地“联”、科学有序地“合”,实现统一品种、统一布局、统一播种及收割,探索出一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新路。
  
  回龙湖村竹尾组农户张建存有4亩多农田,由于常年在外搞基建,农田的事情基本无暇顾及,为此,他将农田交给了永吉优质稻种植合作社进行种植,每亩交付一定的费用。“种子、育秧、插秧每亩只需一百元,如果自己种的话,仅插秧每亩就需要两个人工,按160元一人算就需要320元,这还不包括种子和育秧成本。”张建存说,交给合作社联耕联种,非常划算。
  
  与张建存一样,竹尾组有30多位农户100多亩农田都采用了这一模式。“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产量。”农户范立军说,以前自己种田,种子、农药、插秧、收割都需要花钱,现在由合作社统一种子、化肥、统一收割,成本降低了一大截,而且合作社种田更专业,加之种植的是优质稻,收购价每百斤比一般的要高出30元左右。
  
  “竹尾组实行村民自治,因每个户头上的人员有变动,每三年对农田会有一次小调整,使得分给农户的田不成片,不便机械化作业。”竹尾组组长张建文告诉记者,组上的农田交给合作社后,农户增加农田和减少农田影响不大,都采取统一的模式,收割的时候只需要每个户头报人数就可从合作社得到相应的稻谷。
  
  对合作社来说,采取联耕联种,在不流转土地的情况下实现了规模经营,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联耕联种可以有效地解决影响粮食产量提升的土地碎片化、无组织生产和分散经营问题,实现农业规模生产。这是破解家庭分散经营农技推广难的现实选择。”长沙县永吉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文武介绍,联耕联种不是“圈地占田赶走农民”,而是“整合土地富裕农民”。
  
  “权属不变地连片、户户联合心连线、统一服务利连田'的联耕联种,创造了由家庭经营向现代化迈进的条件。”张文武说道。

来源:红网

作者:蒋志斌

编辑: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8/14/110958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