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前陆委会主委、前台湾政治大学校长张京育发表讲话
民革常德市委专职副主委杜鹏向张京育赠送由常德抗战文化研究会、 民革常德市委出品的《常德会战史》
红网常德站8月21日讯(通讯员 李宇)农历7月7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牛郎织女“相会日”。8月20日晚上,来自宝岛台湾的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一行7人与常德抗战文化研究会、常德抗战文化交流中心一行9人相约在常德市上茶上水茶楼,就两岸如何加强抗战文化交流、如何推进常德抗战文化园项目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双方在共谋发展、共创民族抗战文化辉煌等方面达成诸多共识,整个“约会”与“相亲”活动充满了情“缘”、心“缘”、文“缘”和财“缘”,双方“情投意合”,标志着常德抗战文化与台湾中华湖湘文化可能就此“联姻”。常德抗战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刘树高首先向以台湾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前陆委会主委、前台湾政治大学校长张京育为代表的7位台胞简要介绍了常德抗战历史,简要通报了常德人民70年来尊重历史、敬畏英雄以及正在全面着手打造抗战英雄城品牌、创建抗战文化园的情况,表达了携手共进、共创两岸合作辉煌的良好愿望,令参与“约会”与“相亲”所有台胞深受感动,得到其一致认同与响应。紧接着,常德抗战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伍梅科博就双方如何搭建交流平台、如何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交流、如何共同打造抗战文化园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六个方面富有创造性的设想和建议,得到全体“约会”与“相亲”者的一致认同。
台湾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张京育随即代表整个团队发表了充满激情的讲话,他首先对抗战八年间常德军民威武不屈、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日寇疯狂暴行的历史表示由衷的感佩与敬畏,对充满良知与血性的常德人民敬畏历史、崇尚英雄的可贵品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常德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抗战英雄城、抗战文化园之举表示真诚的赞赏和热情的支持。他认为常德抗战不仅仅属于常德,更属于湖南,属于两岸、属于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世界。这是常德军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并留给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珍贵遗产,值得全球华人大力弘扬,代代传承。他指出,要让整个常德抗战真正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必须首先加强对这段抗战历史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应共同着手兴办一个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准的抗战学术专刊,并以此扩大常德抗战影响,凝聚两岸共识。他强调,常德创建“抗战文化园”,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之举,值得两岸同胞共同努力;要发动两岸广泛关注这一民族文化盛事,真正把常德“抗战文化园”建成凝聚两岸民众情感、促进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家园,建成全球华人政治、文化、经贸交流的精神高地。他表示,返回台湾后,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将本着广结情“缘”、心“缘”、文“缘”和财“缘”的宗旨,广泛动员台胞关注、支持我们这一民族文化盛事,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促进民族伟大复兴尽到一个炎黄子孙应有的责任。张京育理事长一番充满激情、民族大义的讲话,赢得了在场两岸所有“抗战情人”的阵阵掌声。
台湾中华湖湘文化发展协会常务监事、前台湾最高法院院长谢志嘉,台湾文化大学历史系教授刘鹏佛以及省政协委员、《湖南抗日战争纪念网》总编何誉军、常德抗战文化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剑英等人先后在“相亲”会上发言。他们就如何全面推进两岸两个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如何让民族抗战精神代代传承,分别表达了各自的心愿与建议,在两岸“相亲”人员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整个“约会”与“相亲”活动,充满了热情、友好、正义和真诚,一致同意双方就此建立“恋爱”关系,相约共同努力,争取年内一同走进“婚姻”的殿堂。
张京育理事长以及台湾原新党主席谢启大一行41人组成的湖湘抗战文化参访团,此次是受长沙黄埔后裔联谊会刘园等人邀请,特意前来常德拜会抗战老兵、参访常德抗战遗城的。他们一到常德,就不顾远途劳累,鞍马未卸,直奔德山,直接参访93岁高龄的抗战老兵老兵吴淞;然后赶赴河洑,参访中日常德会战抗战遗址;计划第二天即8月21日参观完常德会战阵亡降士纪念公墓和中国常德诗墙,再前往南县厂窖,参访厂窖大惨案遗址,完成他们此次参访湖湘抗战遗址的最后一程。在当日民革常德市委专职副主委杜鹏主持的招待晚宴上,中共常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台办主任雷斌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赢得在场所有两岸同胞的频频“点赞”和阵阵喝彩。紧接着,台湾原新党主席谢启大女士满怀民族激情,倡议共同歌唱《中国一定强》。两岸数十名同胞随之一同上台,引吭高歌。那雄浑、激越、高昂、深沉的旋律,洋溢在整个大厅,激起了在场两岸同胞更加敬畏历史、热爱祖国的无尽感情,把此次招待晚宴推向了高潮。
来源:红网
作者:李宇
编辑:曾小颖 实习生 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