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遇,往往伴随着新改变。大半年时间,围绕“互联网+农业”,株洲有哪些新动作?
农产品“触网”,株洲动作频频
从年初到现在,湖南经天纬地公司副总经理杨希和炎陵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已记不清碰了多少次头,“大数据”“搭快车”这些时髦新词已成双方口头禅。“最高频用词肯定还是‘互联网+’。”杨希说。
在双方约定的方案中,农业要实施“互联网+”,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农产品的推送。于是,从5月起,炎陵黄桃、白鹅、白茶、绞股蓝、柰李这些代表炎陵的“土名片”,开始登陆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
从7月开始,通过“经天纬地”公司的运作,“炎陵黄桃”更是登上了百度、新浪、腾讯等互联网平台以及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
不光是本土电商发力,在今年炎陵黄桃热卖的背后,还有一批电商“大腕”。通过苏宁云商、顺丰优选、搜农坊以及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的传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川、重庆、江西等都有了炎陵黄桃的影子。
“效果出乎我们的意料。”炎陵“神农绿康”总经理陈铎林作了一个简单的对比,“去年,卖黄桃用了一个半月,今年20多天就卖断货了。”
来自炎陵县商务局的数据验证了这一火热的销售形势:今年炎陵黄桃总产量325万公斤左右,其中有250万公斤通过电商平台卖出,电商销售量占到总产量的76.9%,黄桃的价格从上市起的每公斤24元涨到32元,与去年20元的销售单价相比,黄桃种植户直接增收四成以上。
瞄准新方向,年轻人带来新活力
以黄桃为代表的农产品热销,只是迈向“互联网+”的第一步,要想继续跟进,一些短板还要跟上。
8月23日,才从广州回来的炎陵“神农白茶”负责人邓光兴感慨颇深:很多地方还得学。
“同样是做电商,对方有专门的服务站点不说,在物流仓储和品牌打造上,也做了大量工作。”
这也是杨希眼里的可突破处。“把‘互联网+’农业走下去,需要一个体系化的建设过程。”
杨希认为,“互联网+”农业,现在看起码有三个阶段,先是以农产品推送为代表的“互联网+农产品”,再到以人员培训、物流配送、品牌建设为代表的“互联网+农业经营”,最后就是整合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实现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追溯于一体的“互联网+农业管理”。
杨希透露,从下半年开始,该公司将与炎陵县开展农村服务站的建设工作。届时,一大批来自农村的从业人员,将接受网上营销、精准推送、拍照美工等专业培训,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
“要走向信息化管理,我们还需要有新的领军人物。”杨希说,现在农村创业的人有很多是80后、90后,由互联网技术带动的农业升级,正在为越来越多年轻人打开创业的新空间。
“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我看好他们的活力。”杨希说。
“土洋结合”,开拓新天地
【记者手记】
农业与互联网,一“土”一“洋”,结合起来却蕴含着无限的活力。
在采访中,笔者注意到,当前,株洲市互联网企业与地方政府已经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如何走?笔者以为还有这么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要尊重农业生产规律。互联网进军农业要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切不可急功近利。没有掌握农业生产规律,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最终“互联网+农业”,只是无源之水。
第二,“互联网+农业”需要接地气,在推广中,要让农民掌握最容易、最实用的操作技能。
第三,要充分发扬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品牌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投入,更要有创新,这恰恰是年轻人所擅长的才能。
“互联网+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大变革,在前行的历程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尊重规律、理清思路后,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将大有可为。
来源:红网
作者:涂志佳
编辑: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