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8月26日电(记者明星 白旭 牟旭)尽管已经过去了70年的时光,回忆起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前来芷江投降的场景,89岁的刘道民老人依然充满激动和自豪。
依照中国军方的指令,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一行于1945年8月21日上午,乘运输机由武汉飞往芷江,在常德上空的时候,中美飞行员驾驶六架野马式战斗机对其进行引航和押送。
“21日11时15分,今井武夫的降机降落后,乘坐插着白旗的降车,绕场游街示众。数千人兴奋地涌向机场,目睹日本投降代表低头认罪的表情。”刘道民说。
最令刘道民印象深刻的是从机场前往会场10多公里的路上,挤满了人群,不断有人高喊着“打倒日本法西斯”“审判战争罪犯”“血债血还”等口号。争相观看日本降使的人群仍然不断涌向路中间,阻挡了车队的前行,汽车就这样开开停停。今井武夫一行从刚下机时的面无表情,变成脸色惨白。
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也被当时目睹盛况的美国飞虎队员约瑟夫·德用相机拍摄下来,这些充满历史感的老照片如今正在芷江展出。
对于“胜利之城”的湖南芷江县而言,这座湘西边陲的小县城,70年前见证了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被彻底击败,并向中国军队乞降的全过程。从此,这座小城名震天下,并诞生了引以为豪的芷江和平文化,传承至今。
芷江为什么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受降地?湖南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介绍,主要原因是芷江当时建有盟军在远东的第二大军用机场,并是保卫战时陪都重庆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抗日战争取得转折性胜利的芷江保卫战的战略总部。
“日本想占领芷江,最后让日本人到这里来投降,就是要让日本侵略者真正体会到‘日落芷江’的滋味。”吴建宏说,“当时芷江机场拥有数百架飞机,具有强大的空中实力,而且在其周围驻扎着大批中国地面部队。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发挥解除日军降使的精神武装,打掉其嚣张气焰的巨大威慑力。”
芷江受降仪式被安排在1945年8月21日下午举行,日方投降代表今井武夫等人一行,在中国士兵荷枪实弹的押送之下,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前,得到中方受降主官萧毅肃的允许以后,他们可以脱帽进入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
吴建宏介绍,当时中方代表是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副参谋长冷欣,还有中国战区美军参谋长柏德诺,译员王武等。在他们对面则是日本投降使节——日本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的代表、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还有参谋桥岛芳雄、参谋前川国雄以及翻译官木村辰男。
“芷江受降”仪式开始后,首先是检验确认日方人员身份,之后日军方面向中国军队献交了在华兵力部署概要图,在记载着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上签字。萧毅肃将军将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备忘录第1号交今井武夫转冈村宁次。备忘录详细规定了受降事项。当时,日本在中国尚有兵力128万多人。
吴建宏自豪地说,这是自甲午海战以来,日本以失败者和投降者的身份,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向一个国家无条件投降,这个时间永恒定在1945年8月21日。这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首次以战胜国姿态接受战败国的投降。
今井武夫在回忆录中也表示,他来到中国,作为日本的降使,感觉是双手戴着手铐来到中国的。在这里(芷江)所看到的中国战机的先进,中国军人抗战的精神,给他们一种大和民族真正战败,无力回天的感觉,中国抗战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芷江受降终结了八年抗战,它是亚洲,也是二战东方主战场胜利的标志点。
吴建宏说,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在受降地芷江建立了“受降纪念坊”。1985年,修复后的受降旧址对外开放,1995年在受降旧址附近扩建、新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2015年4月,受降纪念馆进行提质改造后重新开放。
“受降纪念坊”为四柱三门牌坊式建筑,上刻有国民党军政要员的题辞,整个造型如同一个“血”字。这象征着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八年多的浴血奋战,用3500多万同胞鲜血换来的胜利。“这个牌坊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被誉为‘中国凯旋门’。”受降纪念馆讲解员杨霞说。
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表示,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受尽帝国主义凌辱和侵略的历史。抗日战争胜利,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对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1985年开放至今,以受降旧址为核心陈列的受降纪念馆已经接待了海内外游客3000万人次。吴建宏告诉记者,日本也有部分人士前来参观和忏悔。
“日军在芷江向中国军民投降的视频和文字资料不仅仅属于中国,它还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抗击法西斯取得胜利的历史见证。”吴建宏表示,他的最大愿望是将“芷江受降”的视频和相关文献资料申报为世界记忆遗产。“我们作为从事抗日战争研究的工作人员,我们有责任要把历史永恒地纪念下去”。
吴建宏说:“我们还希望将芷江受降旧址和飞虎队在芷江的旧址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要把日本侵略者的可耻行径和最终失败投降这一事实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来源:新华网
作者:明星 白旭 牟旭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