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后的胜利】谭丰雷:出国抗日的炎陵“壮丁”

来源:红网 作者:张巧立 编辑:周洁 2015-08-28 13:57:19
时刻新闻
—分享—

谭丰雷肖像(胡玄 画)

  红网炎陵站8月28日讯(通讯员 张巧立)从炎陵县城出发,沿井冈路向东约行5公里,便是霞阳镇山垅村风光旖旎的十里山组。笔者一行数人采访的抗日老兵谭丰雷(1922年11月13日出生)居住在此。当我问村委会主任“抗日老兵谭丰雷家在哪里”,这个中年汉子微微一笑,指着正在自家门前晒太阳的一位老人说:“他就是谭丰雷,我爸爸。”
  
  来到谭老家,我仔细地端详慈眉善目的谭老。访谈中,谭老言辞简练,却字句清晰。美女画家胡玄早已支起画板在给谭老作素描画像。谭主任陪在一旁,不时地补述年幼时听父亲讲过的从军故事片段。渐渐地,70年前那些久违的故事像电影画面一帧帧地鲜活了起来。
  
  1939年,谭丰雷顶替兄长抽丁的阄签入伍。在炎陵县城(时称酃县)集中后,穿自己打的草鞋步行至衡阳。编入国民革命军第5军(1938年10月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补充团(当时分1、2两团,谭老没说清楚是在1团,还是2团,记不清楚),在衡山参加新兵训练。军长杜聿明,补充团新兵训练处处长黄翔。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主席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系统化、理论化地讲演《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终究属于中国。
  
  1939年11月,日军为了封锁中国的海上国际交通线,威胁和攻击中国的大西南(时国民党陪都在重庆),11月24日,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旅团长中村正雄率领下重兵攻占了南宁。12月4日,又攻占了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
  
  南宁、昆仑关相继失陷后,日军的矛头直指陪都重庆。国民政府惶惶不可终日。据传,蒋介石有了再次迁都至康巴省康定城的打算。慌乱中蒋介石调集14万重兵由白崇禧总指挥,分东、北、西3路向昆仑关的日军发起反攻。
  
  1939年12月8日拂晓,中国军队的反攻战正式打响。第五军应招作战,担任对邕宾路正面的昆仑关及八塘附近的日军主力反攻的任务。第五军200师副师长彭壁生指挥补充第一、二团,穿插到昆仑关的侧后方,谭丰雷所在部队向驻守九塘的日军猛烈攻击。12月31日11时20分,四易其手的昆仑关终于在胜利的曙光中迎来了1940年的元旦。
  
  昆仑关大捷后,谭丰雷随部队到贵州驻扎一年余。1941年,谭老又随部队到昆明休整2个月后转至保山继续休整3个月。
  
  1941年12月9日,中国对德意日正式宣战。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国家宣言》,标志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1942年3月1日,日军疯狂地进攻缅甸的首都仰光。3月8日,仰光失陷后,缅甸的另外一座古城同古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滇缅公路(1938年8月31日全线通车,是当时中国唯一一条与外界联系和获取国际联盟军需物资转运的生命线)随时都有面临着日军破坏的危险。日军妄想切断中国所有的外界联系,企图把中国囚禁成一个不攻自破的牢笼。应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邀请,中国答应了派兵踏出国门远征协同消灭日本鬼子的求援。
  
  1942年2月16日,第五军随同中国10万远征大军分批入缅作战。谭丰雷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是从‘惠通桥’(云南省怒江上的一座桥)跨出国门远征缅甸的军队。”
  
  1942年3月19日,第五军200师在师长戴安澜领导下一马当先地发动同古战役,耗时12天。重创日军第五十五师团。终因盟军内部产生严重分歧意见,指挥一片混乱,后续部队无法跟进,导致盟军远征军的大溃败。英军逃往印度,中国军队退入缅甸最北端的“野人山”。因此谭丰雷所在的补充团还在远征的路途上,就面临灾难性的大撤退。1942年6月,谭丰雷随第五军残部从缅甸败退回国后,被安置在昆明集中整训。
  
  1944年5月,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转机,驻守在云南的中国远征军从滇西开始反攻日军。先后夺回了龙陵、双坡、於隆、邦打、拱撤、河边寨等被日军占领的据点,全歼了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主力,打开了通往畹町的大门。后来又配合盟军一起攻克畹町,全面打通了滇缅公路。在畹町战斗中,谭丰雷身受重伤,左手前臂骨头炸碎,被送后方修养20余天。至今谭丰雷的左前臂还疤痕累累。
  
  养好伤的谭丰雷与部队失去了联系。1945年,谭丰雷被24军征用。因为是参加过远征军的老兵,谭丰雷被授予中士兵衔,担任班长。1945年8月15日,谭丰雷和所有中国人一起迎来了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消息。

来源:红网

作者:张巧立

编辑: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8/28/110591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