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9月16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一部名为《国家战略——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纪实》的长篇报告文学在湖南省内引发关注。今天上午,由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主办的《国家战略——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纪实》作品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来自湖南省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以及省内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在会上就作品发表观点。
《国家战略——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纪实》由湖南作家王硕男和纪红建联袂创作,作品翔实生动地记录了被誉为湖南“南大门”的郴州近年来承接产业转移的艰辛发展历程,讲述了开拓者、建设者呕心沥血为实现科学、健康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动人故事。
2011年10月,由郴州率先发起、牵头申报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成为国家第四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湖南继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第二个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这也为郴州、衡阳、永州承接产业转移带来历史机遇。通过4年努力,郴州已经成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作品从2009年珠三角“民工荒”切入,讲述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广东产业升级中面临被淘汰的变化说起,同时,通过回顾郴州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曲折,详细论述了郴州作为“南大门”在承接产业转移大潮中的独到优势。作品对投资商以“经济候鸟”做比,将产业转移形象地类比为“经济候鸟”选择“水草丰美”之地迁徙,作者在记述中还将郴州与东南亚进行比较,最终用事实证明了郴州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取得的辉煌成绩。
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示,《国家战略》立意高远,是一部可以使读者视野大开、使人感受到时代热度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品没有局限于承接产业转移本身,而是深入到工业历史发展洪流中去,把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的进步放到当今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和认识,从而显出作品立意的不凡,全方位地记录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组织者、参与者,艰苦卓绝的创新历程和奋斗精神。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