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湘潭9月17日讯(时刻新闻见习记者 张英)9月17日,《湘潭市志(1986—2005)》评审会议在湘潭召开。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易介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邓建平等出席会议,来自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内各市(州)地方志办负责人及专家参加会议并评议。经评议,《湘潭市志(1986—2005)》稿顺利通过省级评审。
本次修编工作是湘潭市建国以来的启动的第二轮地方志修编,上世纪80现代完成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1986—2005年地方志编修工作于2004年正式,全市200多个承编单位、近500名编撰人员历经10年努力形成了《湘潭市志(1986—2005)》省级评审稿。
全志设70个专业篇,加总述、大事记、人物、附录、后记等,分4册,约480万字。志稿遵循求真存实、紧扣时代主题、彰显地域特色的原则,如实记录了改革开放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20年里湘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志稿将结合本次评审意见,针对不足之处加紧修改完善,力争将该志书打造成精品名志。志书完成后将坚持修用并举的原则,注重发挥志书服务发展的作用,着力发掘方志资源,加快方志成果转化,使志书在资政、传世、教化等方面释放更大的积极效应。
湘潭具有悠久的修志人文历史,地方志编纂可以追溯到明代。自明成化年间至清末,湘潭县志11修,湘乡县志14修,其中湘潭籍清代国学大师王闿运主纂的光绪刊《湘潭县志》被梁启超赞为方志之“表表者”。
来源:红网
作者:张英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