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专题:最后的胜利
红网长沙9月29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秦芳 摄影 李长宏 肖懿)“伟大的抗战精神和红网人的工作精神在这次大型报道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我们有责任把这样的精神保持下去!”
9月29日,红网举行《最后的胜利》大型全媒体报道总结表彰会。表彰会上,中南传媒董事、红网党委书记、董事长舒斌如此说道。
获评全国纪念抗战网络宣传先进集体 表彰记者编辑等45人
今年8月3日,红网启动《最后的胜利》大型全媒体报道活动,共17名记者分8组赶赴全国各地,在陕西、山西、河北、北京、云南、江苏、上海、重庆以及湖南的岳阳、长沙、常德、益阳、衡阳、怀化、邵阳等地的全国20多个抗战故址及纪念地,找寻抗日战争的湖南记忆。报道9月18日结束,历时一个半月。
此次采访报道,红网《最后的胜利》报道组挖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发原创稿100余篇。为了扩大传播效果,红网在电脑端,以“最后的胜利”为主题制作了大型网络专题,以文字、图片、视频、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推广。在移动端,依托时刻新闻客户端、红网手机报、红网官方微信、微博、微视等各个渠道同步进行了报道。
红网抗战宣传,也因此被中央网信办评为“全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网络宣传先进集体”。最后,红网将这些报道成果集结成《红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辑》并出书。
红网对参与报道的17名记者、16名编辑、12名后勤保障人员,以及岳麓、炎陵2个分站进行了通报表彰。旨在鼓励策划创新,激励全体红网人更敬业、更专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联动、媒体联动的整合传播优势,多出精品力作,
记者感言:那段历史带有鲜血的温度
表彰会上,8名记者代表发表总结感言,纷纷表示《最后的胜利》大型报道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走近历史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了历史课本之外鲜活的、有温度的历史,感受到了抗战先烈的可敬,更感受到了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
“如果时间倒回去70年前,我也许是抗日的一员……我的名字也会出现在这块石碑上。”站在安葬中国远征军牺牲将士的国殇墓园里,看着整齐地从山脚排到山顶、布满整座山坡的墓碑林,云南腾冲报道组记者肖懿和同事汤红辉一度热泪盈眶。在总结发言中他说,在报道采访中,寻找、感悟、体会、致敬老兵故事、抗战遗址以及纪念馆等,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灵之旅。
“我头一次认识到,战争其实就在我生活着的土地上发生过,它不是冰冷的历史,它带着鲜血的温度。”90后记者王敏是衡阳报道组记者,也是在衡阳老城区成长了18年的衡阳人,但直到这次采访,她才知道,原来这座千年古城曾遭遇灭城之灾。“当我终于知道我脚下生活的土地曾被同胞的鲜血染红的时候,我确实伤心落泪了。”
做有温度的红网 有血性有担当的红网人
总结表彰会上,舒斌表示,《最后的胜利》大型全媒体报道是红网史上区域跨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调度最多的报道。他认为,这次报道“是一次网络人的长征,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的报道,应该作为红网今后大型报道的一个范例”。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必须亮剑,因为我们红网是有温度的,红网人是有血性的、有担当的。”舒斌说。
《最后的胜利》大型全媒体报道之所以能在湖南乃至全国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舒斌认为,这是因为所有的报道都是“记者一个一个脚印、一滴一滴汗水获得素材,一个一个字写出来的”。因此,舒斌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和红网人的工作精神在这次报道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红网有责任把这样的精神保持下去,并贯穿于今后的战略规划,以及每一次的具体项目推进和报道中。
总结表彰会上,红网还宣布成立由19人组成的重点报道组,以充分发挥红网党网职能,进一步提升红网重点时政报道的水平。
来源:红网
作者:秦芳 李长宏 肖懿
编辑:刘仁军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