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繁忙的路口守护者

来源:红网 作者:郑海燕 编辑:周芬 2015-10-05 17:03:51
时刻新闻
—分享—

【“十一”在张家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繁忙的路口守护者

临时停车场的车辆一眼望不到边

【“十一”在张家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繁忙的路口守护者

坚守在路口

【“十一”在张家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繁忙的路口守护者

在车流中指挥交通

  红网张家界站10月5日讯(通讯员 郑海燕)“十一”黄金周以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区域日均接待自驾车辆达3000余台,60余名交通管理人员坚守在交通指挥、疏导、管理第一线,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区域没有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秦浩军、张吉民分别是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锣鼓塔管委会副主任和运政稽查大队大队长,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交通秩序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此次黄金周他们负责守护临时停车场路口。这里是森林公园最大也是离景区最近的一个停车场,拥有2000余个停车位,大部分车辆都从此进出,各种大、中巴车均在这里卸客、循环。这里是森林公园最繁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咽喉”部位,在这里他们接受着体力、耐力和忍受力的多重考验。
  
  每天15小时连续作战
  
  早上6点半,他们便走上了工作岗位。车流陆续到来,绵延不绝。每天3000余台的车流量,对于山区狭窄的区域来说,稍有松懈就会造成进出不畅,将产生连锁效应,致使整条线路的拥堵。他们汗流浃背指挥着车辆安全通行,顾不上喝一口水,也顾不上吃饭,更没有时间休息,甚至没有一分钟能坐下歇一歇,吹哨、指挥、移动、劝离等一些列动作至少重复3000次,就这样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直至车退。
  
  连续15小时的站立、移动,无论对谁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笔者曾想给他们拍一个特写镜头,奈何等了2个小时,也没机会空闲下来,只得作罢。我问秦浩军:“站这么久,腿疼吗?”他说:“我是当兵出身,身体底子好,刚开始腿麻,慢慢就习惯了,就是腰杆子有点受不了。”而张吉民年纪稍长一些,已经50多岁,他开玩笑说“老受罪了!”
  
  声音嘶哑几近失声
  
  10月3日,笔者来到执勤路口,发现张吉民已经说不出话,秦浩军也极度嘶哑,虽然单位发放了保护嗓子的药品,可是对高强度的长期喊话来说没有丝毫作用。站在路口车流中央,三个方向都有来车,指挥时除了要眼明手快、思路清晰外,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的及时传达。手势配合口哨,至少是一车一哨,哨不离口,不同的哨声传达着不同的信息,但总有些驾驶员不能领会意图或是不听指挥,在嘈杂的车流声中没有个大嗓门儿根本指挥不动。还有驾驶员停下问路的,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信息传达出去,每多一秒停留就少一分效率。
  
  突发情况快速处置
  
  10月4日上午11点,客流达到最高峰。森林公园接待车辆达到饱和状态,有的旅游大巴在循环车道上卸客后不按规定立即驶离,还有的大巴车长时间在循环车道上停留待客,一辆如此其他大巴车便效法如此,不一会儿便排成了线。一个一个劝说、训斥都不管用。最后他们商定对策,限定大巴车只能提前半小时入场待客,超过时间的将加收停车费,从停在最前面的驾驶员入手做工作,并为他们指明了停车路线,果然一辆车开动,后面的车就跟着都走了。下午3点左右,两辆摩托车各载着3名乘客从入园方向穿梭车流疾驰而下,在示警无果的情况下,正在执勤的交警与现场的其他交通运政人员携手果断将其拦截,随后又不断有摩托车非法营运,不到半小时就暂扣了5台车。这2起突发状况仅是笔者偶遇,他们每天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至少上10起,都必须果断、快速,才能保证畅通。
  
  滚滚的车流容不得一刻懈怠,繁忙的“十一”黄金周,他们无疑是最辛苦的工作者,过往的人们看到这样辛勤的身影,不禁发自内心的问候道:你们辛苦了!一句简单而充满温暖的话语,成为了他们最大的满足。因为这是问候,是群众的肯定。

来源:红网

作者:郑海燕

编辑:周芬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10/05/109685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