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学技术,提高自身能力
油菜生产机械化在溆浦县起步较晚,该社农机手对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掌握不透彻、不全面。为此,该社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提升机手的技术水平。一是现场学。聘请农机、农艺专家到该社定期开展油菜免耕直播机、收割机操作技能和油菜栽培技术讲解,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教,该社农机手很快掌握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成为既懂农机又懂农艺的复合型农机手。二是异地研修。每年至少派出2名技术人员到生产厂家学习先进的农机技术,2013年、2014年该社先后派4名技术人员到湖北省黄鹤牌免耕直播机生产厂家学习油菜直播免耕技术。三是开展操作技能比武。为了使每个社员都能熟练掌握油菜机收、机播技术,该社每年4月份举行一次油菜机收技术比武,10月份举行一次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比武,邀请农机部门专家当裁判,设立一、二、三等奖,对获奖者给予现金奖励,充分调动该社农机手学习钻研技术的积极性,个个都是业务能手,人人都是操作精兵,为开展油菜机械化生产储备了人才。
示范引领,带动周边发展
由于广大农民群众接触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时间较短,对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心存疑虑。该社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一是创办示范点。该社在麻阳水、大潭、毛坪、散水塘、新坪、小水田等10个村创建10个面积达100亩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点,每个示范点安排专人抓,每个示范点联系一名农机、农业部门专家,实行统一品种、统一免耕直播、统一施肥、统一植保、统一机收、统一服务价格,不仅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实现了增产的目标。带动210多户农户种植油菜,涉及面积近5000亩。二是整村带动。在农机部门的帮助下,该社推出“社村对接”农业生产模式,与麻阳水村签订了600亩油菜机械化生产作业服务合同,将传统的耕作、直播、机收等作业环节一次性以280元/亩价格全部“承包”,由该社实行“一条龙”订单作业服务,深受农民的欢迎。三是举办示范现场会。该社积极配合农机部门在麻阳水示范片举办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现场会,省、市、县农业、农机部门负责人,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500多人观摩现场会,进一步提高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创新服务,搞活订单作业
近来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溆浦县种植油菜的大户明显增多。据初步统计,全县种植油菜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大户达7户,500亩以上的大户达15户,100亩以上的大户达62户,50亩以上的大户达280户。大户都集中连片种植油菜,非常适合机械化生产。在农机部门的协调沟通下,该社召开全县油菜种植大户会议,带他们参观该社油菜机械化生产示范片,得到他们一致认可。该社及时向大户推出一系列优惠作业服务“套餐”:订单面积达50以上的每亩优惠10元,100亩以上的每亩优惠15元,200亩以上的每亩优惠20元,把实惠带给了大户,把业务带给自己,订单纷至踏来。油菜种植大户舒斌主动与该社签订420亩订单,油菜种植大户张雨生主动与该社签订210亩订单,共与大户签订订单15份,面积达1570亩。该社根据订单分布情况,科学制定作业计划,分时段、分区域开展集中连片规模化作业,减少农机具空驶率,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提升油菜种植比较效益,实现双赢。
拓展经营,延伸增收渠道
近几年,该社以每亩400元的标准,集中连片流转桥江镇温里、车头、小水田等3个村1200亩土地,该片水田地理条件较好,机耕道等农田基础设施较完善,农民对机械化认识较高,比较适合开展油菜机械化生产。该社依托自身装备、人员、技术优势,从免耕直播、施肥、植保、机收等环节,开展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生产效率和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用工量明显减少,抢种抢收时间明显缩短。初步统计,今年产油菜籽达15.6万公斤,创收94万元,延伸了增收链条,增加了创收渠道。
来源:红网
作者:刘松森 周本高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