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10月1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张莹 通讯员 周瑾容)10月10日,第6个“急救白金10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市民王先生参与了湖南省人民医院组织的急救培训。尽管有医护人员指导,他还是手忙脚乱,额头上冒汗。
“在欧美一些国家,心肺复苏被列高中毕业必考项目,但大多数中国人不会操作。”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祝益民介绍。所谓“第一目击者”,原意是心脏骤停发生后,在现场第一个做出反应、采取急救行动的人。这个人不专指医生,可以是患者身边任何人。在欧美国家,它成为医疗志愿者队伍中最重要的成员,经过培训、考试后获得证书,从而对伤病患者实施救护。但在中国,能称得上真正“第一目击者”的人口不到1%。
在活动中,祝益民还介绍了“急救白金10分钟”的概念。在发病受伤的现场,比如家庭、道路、工作场所和娱乐休闲等医院外环境中,每推迟1分钟抢救,病人死亡率就上升3%。意外发生后的前10分钟,在救护人员到达前,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把握住这“白金般宝贵”的10分钟,就可以为病患争取生的希望。
祝益民介绍,该院与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将联合开展现场救护系列公益培训,所有课程在医院官方网站(www.hnsrmyy.com)、官方微信(账号“湖南省人民医院”)公示发布。此外,医院还将开设“急救屋”,专门供公众学习和实践急救操作。
来源:红网
作者:张莹 周瑾容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