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破译”朱霁:让思想政治课变得有趣的老师

来源:红网 作者:曹利敏 编辑:周洁 2015-10-21 15:05:4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湘潭站10月21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曹利敏)“朱老师的思想政治课很有特点,非常新颖。”“上朱老师的课很有意思,喜欢跟老师互动。”“上朱老师的课,有关于政治、哲学的也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学习氛围很活跃。”……在湖南工程学院,学生们对这位朱老师的课推崇有加。这位朱老师是谁?为什么她的课这么受欢迎?
  
  朱老师叫朱霁,是湖南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2012年,朱霁在“世界大学城”注册账号,制作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网络教学课程对授课班级开放使用。使用一段时间后,朱霁发现学生们对网络教学课程非常感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2014年,她换用湖南工程学院配发的“世界大学城”账号重新制作并完善了《毛概》网络教学课程,并对所有学生开放,在学生之间引起极大反响。2015年,湖南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召开现代技术教育经验推广会,思政部所有老师开始在全校所有开设相关学科的班级推广该网络教学方法。连朱霁自己也没想到,利用网络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后,会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令思政课堂这片平静的湖水泛起阵阵涟漪。
  
  独特的网络课
  
  在很多人印象里,思想政治课是高校中比较枯燥的课程,但朱霁的学生却认为这门课“很有意思”。在湖南工程学院,朱霁的口碑令人惊讶,在“世界大学城”的网络课程空间里,许多学生给她留言,成了她的铁杆“粉丝”。
  
  朱霁是如何让课程变得有趣的?精美的课件、让人身临其境的影音资料、广阔而独到的视角,是朱霁的网络课程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而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成了朱霁课程“活起来”的“招牌”。她的网络教学将多媒体教学素材、网络教学课件等融入教学,提供了一个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为一体的海量信息教育环境,把深奥或生硬的理论传授变成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生动讲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自我介绍为例吧,普通的自我介绍是大段的文字,看的人一下子就忘记了。而我是用文字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让大家了解大致情况。”朱霁点开她在“世界大学城”的网络课程空间,向我们展示她的教学方法。“文字简单自我介绍后,下面会展示关于我的视频剪辑,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我。最后,下面还会有一个链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开链接,我的详细信息都在里面。这样,大家对我的印象就深刻起来了。”朱霁说。
  
  “我的网络课程分为几个模块,页面顶部的导航做得比较有特色,功能介绍详细。”朱霁告诉我们,学生想要了解什么知识,点开导航上面的图标就可以进行查看,非常方便。“准备这些东西真的很耗精力和时间,朱老师的耐心着实让人佩服。”湖南工程学院的新闻概论老师熊龙英对朱霁由衷佩服。
  
  除此外,在网络课程空间里,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畅通无比。空间里设置了“私信”、“留言”、“打招呼”等交流方式,受到学生热捧。尤其是空间里的群组交流方式,满足了多人同时在线交流的需求,大家可以一起围绕主题进行积极探讨。这种交流方式跨越了时空和地域,大大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
  
  “有时只需要改变一下教学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朱霁发现,学生听不听课,多半取决于任课老师的课有没有吸引力,“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不在方式和方法上创新,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朱霁认为,步入21世纪后,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90后”的大学生有着明显不同。“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不愿听别人说教,容易否定他人;处于信息化时代,他们视野比较开阔,思维敏捷,特别善于变化,容易孤立片面地思考问题,缺乏对事物的深层认识;成长于‘读图时代’的学生,对视觉的敏感多于文字,但他们只考虑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愿去认识和分析事物。这些变化都亟需关注。”
  
  朱霁坦承,一门学科带给学生最大的收获在于其深邃的思想,感性体验必须和理性认知相结合,才有可能真正使某种价值观得到深刻的理解和稳定、持久的认同。“上课首先是个传播的过程,老师就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受众。随着时代的转变,学生的接受特点也随之转变,我们应该做的第一步就是寻求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喜欢接受的教学方式,而这与我们对教材内容不断深入的学术研究是不矛盾的。”
  
  这样的探索获得了学生的肯定,他们对朱霁的网络课程评价很高。“觉得朱老师上课的方法很有特色,特别是分小组研究学习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每个同学都能发言和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学生范春蕾在网上留言。“老师上课很认真负责,在上每章课之前都让学生作专题讨论。”学生孙陈也认为,“这样可以让我们参与其中,可以带动我们上课的积极性,对我们很有帮助。”
  
  后记:
  
  朱霁说,要教好一个学生,不单单是让他们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教好他们我义不容辞。”朱霁觉得自己既然走上教书育人这条道路,身上就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来源:红网

作者:曹利敏

编辑: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10/21/109323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