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岳麓区:区校合作打造“湖南硅谷”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江梦萱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2015-10-21 11:18:34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晚报记者 罗杰科 摄

(长沙晚报记者 罗杰科 摄)

岳麓区泛大学城区域地图。 王斌 制图

(岳麓区泛大学城区域地图。 王斌 制图)

湖南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长沙中心正式运营,为继天津和深圳之后获批建设的第三家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 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湖南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长沙中心正式运营,为继天津和深圳之后获批建设的第三家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 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弘德·创新创业中心孵化基地是首家民营资本发起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  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弘德·创新创业中心孵化基地是首家民营资本发起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  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在岳麓区大学城的湘商学生商品交易市场里,各类小商品琳琅满目。   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在岳麓区大学城的湘商学生商品交易市场里,各类小商品琳琅满目。   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后湖文化创业中心。长沙晚报通讯员 乔育平 摄

(后湖文化创业中心。长沙晚报通讯员 乔育平 摄)

岳麓区是大学城所在地,辖区内拥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素有“湖南硅谷”的美誉。图为中南大学科技园效果图,其以“园中园”的形式打造成中南大学高科技企业产业化基地。   岳麓科技产业园供图

(岳麓区是大学城所在地,辖区内拥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素有“湖南硅谷”的美誉。图为中南大学科技园效果图,其以“园中园”的形式打造成中南大学高科技企业产业化基地。   岳麓科技产业园供图)

  在长沙,学术氛围最浓、科技创新最多、成果转化最快的地方是哪里?当然是岳麓区!
  
  这里聚集了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6位卓有建树的“两院”院士,12万科技人员,20多万在校大学生和57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这里是湖南人才输送的中心,是湖南智力最密集的区域,创新思想、创意火花和创业激情在这里尽情绽放,无愧于“湖南硅谷”之称。
  
  未来,这里将形成以岳麓山大学城为核心,辐射后湖、桃子湖、西湖、梅溪湖、洋湖“一核多极”的泛岳麓山创新创意集聚区,尽情演绎“湖南硅谷”新高度。
  
  体制创新:区校合作点研成金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在岳麓区调研时强调:“要善于将区域内的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科技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把岳麓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之都,打造成为最新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岳麓区按照城区、校区、园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区校资源共享、平台共建、项目共推、环境共治的合作机制,精心塑造高校创新区、环湖创意园、沿路创业街等“众创”空间,主动服务高校院所专家教授、青年学子创新创业,全区上下涌动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激情。
  
  2013年底,岳麓区与中南大学签订了共建中南大学科技园合作协议,力争建成全国知名的大学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并旋即启动了5511工程,“建设5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50亩企业加速器、100亩科技研发总部、1500亩中南大学产业化基地”成为了岳麓区深化区校战略合作的新抓手,区校合作站在新的高度又一次起航。
  
  2014年,中南大学科技园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区,50多家中小科技型企业入驻园区,孵化科技项目20余个。近5年来,共孵化科技项目130余个,建成孵化基地3个,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一期工程(58亩)即将启动建设。
  
  不仅如此,岳麓区还敏锐意识到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着眼现代服务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文化创意和金融服务产业链,着力深化与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形成以金融商贸、教育培训、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依托湖南大学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国际金融贸易等学科优势,探讨建立“建筑科技园”、“千年学府创意设计产业园”和“金融创新园”;依托湖南师大艺术创作、创意设计等学科优势,打造后湖国际艺术区,构建“名人名家+高校+培训机构+园区+创意企业”五位一体的创意人才产业链。目前,后湖国际艺术区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审定,并投入10.7亿元,全面启动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区域道路、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
  
  服务提升 重大项目一站式“保姆服务”
  
  “我们企业是科技园成功孵化的科技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园区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比如提供政策指导、搭建技术平台、引入战略合作者。”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首批院士企业继善高科副总经理戴湘武如是说。
  
  园区一站式保姆服务给科研型创业者解除了后顾之忧,这是园区企业老板共同的心声。
  
  “服务高校就是发展岳麓”,岳麓区委书记陈中强调。岳麓区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为区校合作入园企业、项目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对重大项目设立“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全程服务,积极主动协办审批,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改革涉企收费征管模式,推行涉企收费“一费制”改革,规范收费行为,减轻企业负担。行政执法部门严格执法程序,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行为。
  
  岳麓区建设科技网络化试点平台,实现互动式网上网下全覆盖,及时发布合作共建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信息,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零距离专业化服务。
  
  5年,近1.2亿元!这是岳麓区近5年来,为企业争取的科技专项资金。从信息、咨询、技术、培训、创业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营造资金、人才、信息的集聚效应。
  
  同时,岳麓区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科技人员以技术要素参与收益,以知识产权入股等形式参与项目合作。探索采取技术入股型、技术咨询服务型、项目联合开发型、基地试验合作型、联合建立科研机构等多种合作形式,区校共建产学研联合体,形成以科技合作项目为龙头、产权为纽带、市场为导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制企业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实现科技开发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加快了高校研发和企业技术创新。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去年,岳麓区新增市场主体10089家,其中科技创新型企业2593家,15家区属企业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从2010年到2014年,共20多家企业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初步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资金支持 高额奖励成果转化
  
  “入驻的项目具备产业化开发条件,项目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较好,成长性较快,比如科技研发、行政办公、检测设计等。对于发展势头好的项目园区将对其减免3年租金。”岳麓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双武介绍。近期,岳麓科技产业园打造的3栋崭新的创智天地科技孵化楼已装饰完毕,符合条件的中南大学创业师生可入驻,这意味着岳麓科技产业园的3万平方米创新孵化器将免费对中南大学师生开放。
  
  除岳麓科技产业园专门对中南大学等高校科研成果入园孵化进行专项扶持外,《岳麓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了对产业投资、对外招商、企业入驻、企业壮大、品牌创新的奖励措施。对企业自办或区校合作的国家级、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标准检测中心)且至少有一项科研成果在区内转化的,分别予以一次性奖励30万元和10万元;企业或区内高校研发科技项目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入驻岳麓区且转化为生产力的,分别给予国家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获得者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分别给予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获得者一次性奖励10万元、8万元、6万元。
  
  此外,设立3000万元“岳麓区区校合作专项资金”,列入区财政预算。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区校合作引进项目、人才、企业和平台建设。对区校合作项目用地实现指标单列,按照财税贡献大小等评估,以不同的优惠价格甚至成本价优先供应。企业投资扩大规模所需银行贷款视情况财政进行全额或部分贴息。
  
  据介绍,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专利持有人以及技术团队等来岳麓区创新创业,在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方面都有倾斜。同时,鼓励高校、科研单位的年轻科技人员到区政府职能部门挂职,支持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政府部门或企业实习和就业。
  
  专家点评
  
  张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
  
  以前,大家笑称中南大学是“一道门跨过了两千年”,门外是农村,校门口两边卖猪肉卖菜,跨过这道门,校园里就是最现代化的高科技研究项目。2013年11月,中南大学与岳麓区政府签订了共建中南大学科技园战略合作协议。这为中南大学更好地发挥产学研作用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一个平台,同时又美化了校园环境。
  
  现在的产业发展靠的是附加价值和创意,在中南大学科技园里,我们准备做的是绿色环保以及高附加值的项目。不久的将来,学校在新材料、信息科技、设计等方面,一年将达到一两百个亿的产值。我的透明计算大数据信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一批前沿科学技术项目都将落户园区。
  
  李琳(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
  
  岳麓区打造“湖南硅谷”优势很明显,因为岳麓区有大学城,有岳麓科技园区,还有麓谷高新开发区,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将人才、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咬合对接。
  
  利用已有的科技、人才资源,岳麓科技园区作为一个孵化器,麓谷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构建湖南高新技术产业高地的前景是被看好的。
  
  总理买下湖大学生的创业产品
  
  岳麓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岳麓大学城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曾得到李克强总理的到访,展示了岳麓区的技术创新实力及人才资源储备。在考察过程中,总理和几名年轻人发生了有趣的故事。
  
  2014年7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湖南大学考察期间,专程到学生就业创业中心,考察学生创业情况,并且“明码实价”地买下了两位大学生的创业产品。
  
  电子工程学院学生魏啸宇的创业产品手绘明信片,吸引了李克强总理的注意。明信片是他作为总负责人的团队的作品,他在上学期间注册创立了这家公司,主要从事长沙旅游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上一年明信片有100万张的销量。
  
  艺术学院学生潘英所创立的公司,主要设计、销售湖南大学主题的纪念品。向李克强总理简单介绍创业、经营情况后,潘英把一个纸袋递到了总理面前,“总理,这是我们送给您的纪念品!”总理说:“那我可得付钱啊!”潘英说这是送给总理的非卖品,但总理不同意,“咱们不能强买强卖,要公平交易!”礼品袋内是一个铅笔盒和一套木刻版画明信片,一共是66元。总理给了潘英100元,但是潘英此刻却没有零钱找,李克强就绕回魏啸宇那边,说那就来这边再买些东西。魏啸宇立刻拿出一套手绘风景明信片说:“总理,这个价格是34元,两个加起来刚好100元!”李克强不同意,说这肯定是故意说的价格,魏啸宇只好说出原价40元,李克强又加了10元,买下了两位创业大学生的产品。
  
  本版撰文长沙晚报记者 徐媛 实习生 江梦萱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江梦萱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