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考试结束后,湖南省人事考试院工作人员从考点内搜出的作弊器材。图/潇湘晨报记者 向帅
红网长沙10月21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向帅 实习生 汪艳)10月17日,长沙县某考场内,一名考生夹带小抄作弊。监考老师发现后上前试图收缴,该考生一把抓起纸条塞入口中,嚼了嚼吞下去。
10月17、18日,“2015年度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开考,湖南省人事考试院抓获多名通过夹带纸条、智能手表作弊的考生,也有作弊团伙使用高科技无线电器材发送答案。
10月20日,记者从考试院获悉,所有涉嫌参加作弊的考生将被取消此次考试资格。公安机关也正在对作弊团伙展开进一步调查。
考生作弊被发现,一口吞掉小抄
10月17日上午,开考不到1个小时,长沙县某考场的无线电监测设备便发现了作弊信号:“第28题,答案是……”对此,考试院工作人员立即现场压制信号,使作弊考生的耳机出现了噪音,直接覆盖播报答案的语音。
由于及时压制作弊信号,及时避免了舞弊继续进行。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通过考场内的监控探头,不停地巡查每个考场的情况。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小时,三楼一间考场内监考老师发现有名考生夹带小抄。
“就在监考老师试图收缴小抄时,这名考生竟然抓起资料塞入口中,一通咀嚼后吞了下去。”监考老师说,由于监控记录了作弊过程,监考人员收缴了这名考生的试卷,最终以舞弊处理,请他出考场了。
监控锁定考生微型耳机接收答案
“这位考生有情况,你看他的手不停地动耳朵那里。”17日下午,工作人员通过监控视频发现,一名考生疑似使用无线电器材接收答案。巡考人员立即赶到考场,现场拿扫描仪去探该考生的耳朵。通过扫描仪确定,考生的耳朵内的确隐藏了一枚微型耳机。
监考老师示意该考生掏出耳机,并将其试卷收了上去。随后,巡考人员将这名违规使用作弊设备的考生带离考场。
考场外,巡考人员询问作弊考生:“还有一个接收器在哪里,你拿出来。”面对工作人员,这名考生交代了作弊器材的来源,“花500块钱,在一个培训机构买的(作弊器材)。”
10月17日考试结束后,巡考人员开始清点从各考点内搜出的作弊器材。工作人员发现,大多都为一些新型的无线电接收器。工作人员分析,在这些作弊考生的背后,显然隐藏了组织严密的作弊团伙。
追踪
作弊团伙考点附近发送答案
18日下午3点多,刚开考不久,考点工作人员发现无线电波再次出现。这一次,长沙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立刻进行信号压制,联合公安民警展开搜寻发现,这些电波很可能来自考点附近的一台银灰色车辆内。
就在民警试图查看这台车辆时,小车突然发动并快速往后倒车,但由于不熟悉地形,小车很快卡在了工地的一个低洼处。民警上前询问:“你这是干吗,干吗跑,你下来。”
此时,车内的这名驾驶员准备弃车逃跑,工作人员在这台车内发现了一台架设好正在工作的电台。就在民警现场查扣这个作弊设备时,之前逃跑的男子突然又回到了现场。
男子趴在驾驶座位上求饶:“放我一马,求求你们了。”民警询问男子是哪家培训机构的,男子回复称“就是上个班,年轻不懂事”。
民警在这名男子随身携带的斜挎包内发现了一张名单,详细记录了这次考试组织舞弊的考生信息。从名单统计可以看出,这次他们准备组织作弊的考生有近50人,分布在多个考点。
在派出所内,这名男子交代其姓邹,来自湘潭一家名为“新生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他主要负责为电台传送答案。“花3200元买了一台设备,每个作弊考生收取2000元。”邹某交代。
作弊流程
1.一名考生携带隐秘无线拍摄装备进入考场;
2.拍摄考试试卷,通过无线设备传出考场;
3.守在考场外的枪手迅速做题并将答案告知组织者;
4.作弊团伙工作人员利用无线电台将答案报送给考生;
5.考生通过微型接收器和耳机接收答案。
律师说法
国家考试中作弊下月起入刑
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律师介绍,对于组织作弊的行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以伪造、买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证明文件的行为处以罚款与拘留的行政处罚,教育部门可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部门规章,由教育考试机构建议相关主管单位给予行政处罚。
“这种处罚力度显然无法遏制日益严重的替考作弊行为及组织作弊行为的存在。”刘明说,今年11月1日起即将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属于犯罪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另外为他人提供作弊器材,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国家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代考的,都会受到刑事处罚。
来源:红网
作者:向帅 汪艳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