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黄宗其、郭威伟、黄坚强三人作出判决,认定三人出于为贪污贿赂犯罪分子转移违法所得及收益至境外的目的,通过转账、取现的方式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情节严重,均已构成洗钱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两年六个月、一年九个月,分别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十万元、十万元,依法追缴黄宗其的犯罪所得港币七十万元,返还被害人。这是湘潭市法院系统审理的唯一一起洗钱案,也是全省首例洗钱案。
多部门拉起反洗钱网
湘潭市地处长株潭核心区,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日益活跃,贩毒、传销、非法集资等涉毒、涉众型犯罪活动及经济金融犯罪也随之增多。我们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反洗钱、反假币工作联系会议上获悉,2014年全市各类经济犯罪案件共435起,涉案金额近15亿元,其中信用卡犯罪案件65起。反洗钱、反假币调查协查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为有效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切实加强反洗钱工作,早在2013年,湘潭市就成立了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市纪委、公安、法院、检察院、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等多部门拉起了一张反洗钱网络,联合打击洗钱犯罪。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整合资源,广泛拓展信息源泉,及时挖掘犯罪线索,保持了对洗钱的高压打击态势,遏制洗钱发案势头。
公安部门派专干驻人民银行办公,加大了信息共享和案件互动;出入境部门对在银行机构开户的境外人员进行身份核实,发现可疑人员,掌握相关资金交易信息,预防非法入境滞留及境外人员违法犯罪活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情报交流、案件互动、风险共防的新格局已经形成。近年来,人民银行、银行机构与公安部门协查的案件有3起,其中1起申请了反洗钱调查程序。
4年没收假币近400万元
在反假币方面,2012年至今,全市公安部门及银行机构共收缴假币395.1万元,且收缴量逐年上升。
据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5年9月末,湘潭市假币收缴量分别为85.4万元、91.3万元131万元和87.4万元,假币违法犯罪活动反弹势头明显。
为遏制制假贩假货币的违法行为,湘潭市率先在全国推行了人民币现钞社会化清分工作,实现了银行机构缴存人民银行发行库现金全额清分目标,有效提高了辖区内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有效解决了银行对外误付假币问题。同时,不断完善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设备,目前,全市银行机构的475台自动取款机和687台存取款一体机全部实现了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自助设备冠字号码分类贴标完成率为100%。503个银行网点实现了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网点冠字号码分类贴标完成率达90%;全市共建立农村反假币宣传工作站109个,全辖1611个自然村(社区)都聘任了农村反假币义务宣传员,农村反假币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犯罪手段日新月异
尽管湘潭市“两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在当前“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混业经营,业态模式创新步伐加快,各类新型洗钱风险快速增长,风险薄弱环节易成为洗钱风险高发领域。加上银行机构竞相推出交叉性、跨市场创新产品,互联网业务爆发性增长,虚拟货币、第三方支付平台应用更加广泛,新型产品服务提供链条长、客户身份识别弱、资金用途和交易隐蔽性强、资金转移便利且不易追踪、客户及其交易监测分析难度加大。
同时,假币犯罪也出现新动向。一方面,假币制作技术不断翻新,作案手法多种多样。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随着3D打印等工业技术的进步,运用科技手段为造假币进一步升级,犯罪分子对人民币防伪技术的模仿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除传统犯罪手段外,还出现了利用自动柜员机存入假币、利用手机电磁波干扰验钞机检验假币等新型犯罪手法。另一方面,假币犯罪组织日益严密,犯罪网络化特征明显。近年来,制贩假币犯罪在印制和销售等环节上已形成专门团伙,成员分工明确,部分已发展成为购买、运输、二次加工、销售和使用分工合作的封闭式组织体系,形成跨市、跨地区的金字塔网络结构。
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犯罪手段日渐复杂,“两反”工作面临新形势,加上洗钱、假币犯罪涉及面广、破案周期长等特点,及全国假币数据资料库查询系统尚未建立、公安机关警力有限、缺乏打击洗钱和假币犯罪的专业队伍等主客观原因,当前湘潭市的“两反”工作仍存在不小困难。
11月12日,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将正式发行,结合新版人民币发行工作,湘潭市将充分发挥反假币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依托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沟通机制、预警机制、联动机制,通过“打击、防范、宣传、教育、管理”五个环节,落实工作任务。特别是针对“两反”农村薄弱地区,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不断加大打击力度。
来源:红网
作者:陈姿雯
编辑:周芬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