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建才:“为了援藏工作,我可以求人,而且一定要去求人”。
因为带有老家湖南益阳的口音,卜建才的普通话还真不算标准。
作为湖南省第七批援藏干部总领队、山南地委委员、山南行署副专员,每次说话的时候,他语速显得刻意的缓慢。慢,不是因为这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而是因为掉了四颗门牙,让发音必须一腔一调的慢慢咬准。
这四颗缺失的门牙,与援藏工作有关。卜建才说:我决不后悔!
因为“特长”临危受命
担任第七批援藏工作的总领队,卜建才归结为自己身体好。
他介绍说,其实自己比其他队员进藏时间要差不多晚一个月。当时突然接到人事处电话,上级领导找他谈话。见面后就告诉他,要他第二天进藏担任领队。
原来每年湖南省委办公厅的工会开展活动,无论是爬山比赛,还是跑步,他和年轻同事一起参加,每次成绩都是前一、二名。
其实,像这样因为自己的特长而临危受命,在卜建才的工作生涯中不是第一次。
1992年,他因为既懂得财经,又懂得工程,被派往海南,担任某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确保资金不出问题。而当时,他的小孩刚刚出生才几个月。
一年后,他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继续回到湖南省委办公厅工作。
因工作耽误治疗四颗门牙掉落
进藏之前,卜建才的牙齿开始出现松动迹象。
2014年回到长沙过春节的他,在家人陪同下去湖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因为要赶着回山南地区复命上班,他只好先作了11天保守治疗,先用钢丝稳固。
后因西藏山南隆子县等四个高寒边境县出现紧急情况,他立即从长沙飞赴山南,一头扎进高寒地带。
在洛扎县时,钢丝突然断了,只要一说话,舌头就顶着钢丝,随时会伤着舌头。说话不方便的他,只好在山南地方医院就近治疗。
当地医院的医生一边打电话向湖南省人民医院教授请教治疗,一边动手术。最后还是因为技术原因,造成四颗门牙全部脱落。
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四颗门牙脱落后,还不能装上假牙,致使他说话发音时非常不方便,必须字正腔圆的慢慢发音。
至今谈起这段“没齿难忘”的工作经历,卜建才说“决不后悔”。
为援藏工作改变几十年“信仰”
参加工作几十年,卜建才一直兢兢业业,工作上不喜欢求人,也不曾求人。
就是这令他感到自豪的性格,因为援藏而发生改变。他将这一性格,归结为“自己是军人的儿子”。
从2013年7月进入山南地区,截至目前,25个援藏项目已完工22个,共完成投资28367万元,预计到年底,项目工作可全部完成。
现在回过头来,卜建才摸着头说,我几十年的信仰都发生改变了,“我觉得为了援藏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参加援藏工作的兄弟姐妹,我可以求人,而且一定要去求人。” 时刻新闻记者 汤红辉 西藏山南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汤红辉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