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微信群内又传谣言 “浏阳社港镇幼儿坠亡”视频系假

来源:红网 作者:李小雷 编辑:吴若兰 2015-11-17 11:45:5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浏阳站11月17日讯(分站记者 李小雷)一名男子拎着一个小孩,极力挣脱众人的阻拦,欲上前殴打一名倒在地上痛哭的女子。最近,这段只有短短几秒的小视频在浏阳不少微信群内热传开来。文字说明称,浏阳社港镇一女子将两岁孩子锁在家中外出打麻将,导致孩子坠下2楼死亡,丈夫拎着死去的孩子欲殴打妻子。不过,昨日记者经过求证,发现这只是一起微信谣言。而与该谣言同时在微信圈传播的还有一则受伤女子寻找家人的信息,后经证实也属谣言。
  
  网传社港女子打麻将,两岁儿坠亡
  
  “刚刚发生的真事,女的出去打麻将把两岁的儿子锁在家中,孩子从二楼掉下去摔死了,他老公提着死去的儿子在打她,事情就发生在社港。”昨日,记者在某微信群内查看到这样一则配有文字说明的短视频。
  
  在视频中,记者看到一名身着灰白色衣服的女子侧身倒在路边放声痛哭,旁边一名身着黑色上衣的男子正在挣脱一名身着红色大衣的女子的阻拦,欲上前殴打倒地女子。
  
  在此过程中,该男子右手始终拎着一个浑身瘫软的孩子,甚至还挥起孩子的身体向女子抡去,但被周围的人拦住。哭喊声一直不断,而最令人揪心的是,男子手中拎着的孩童始终头部耷拉着,身体也没有任何动作和反应。
  
  “简直就是悲剧,一个家庭毁了。”看了该视频的网友们,纷纷谴责女子为不负责的母亲,“看着那个小孩就掉眼泪,这个母亲真的很不够格。”
  
  一天两起谣言,有图但不一定是真相
  
  随后,记者与社港镇司法所取得了联系,据司法所负责人寻东海介绍,最近他们并没有接到类似的情况报告,“如果真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司法所应该是第一时间介入调解,维护稳定。”
  
  在查看视频后,寻东海表示,从视频中有环卫工人出现的身影来判断,如果此事真在社港,应该发生在集镇上,但没人认识该环卫工人,此外从街道特征分析,也并非发是社港集镇的街景。同时,社港派出所民警也表示,近期不曾听说社港集镇发生过类似事件。
  
  就在初步认定该事件为网络谣言时,一则“车祸受伤女子寻找家人”的信息又在微信朋友圈内热传,一位转发者附带文字说明称,女子与丈夫遇车祸,丈夫当场死亡,女子被送到人民医院,身份不明,恳请网友转发寻找其家人。
  
  该转发者还给记者发来了一位钟姓人民医院医生的电话,请求记者帮忙。不过,记者联系后,接电话的女子表示自己并非医生,而是看到朋友发布该信息后,予以转发,并给记者发来昏迷女子抢救时的照片,表示事情就发生在15日。为此,记者与人民医院急诊科取得了联系,但工作人员表示,近期没有接诊过不明身份的女性伤者。
  
  传谣入刑,遇到不明信息请先求证
  
  为进一步求证上述两则信息的真实性,记者在“百度”上搜索了信息的关键词,结果发现,同一个视频、相同的文字内容,曾网传发生在呼和浩特市毫沁营镇,后当地警方予以了紧急辟谣。
  
  同样,受伤女子医院寻亲人的信息,经过搜索,也在嫩江、内蒙古、开原等地发生过,且图片均为同一名红衣女子。“遇到不明真相的信息,只要在网上搜索,就可以发现谣言的端倪,一旦在各地发生相同情况,就可以基本认定为谣言。”警方表示,网络谣言一般没有确定性的时间和地点,打着转播“正能量”的幌子,语句中带有祈使的语气,误导他人进行传播。
  
  据了解,最新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已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现行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中增加一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警方表示,网络面对的是亿万网民,一旦出现谣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无法估计的,“所以网友在发布一条信息前,一定要事先进行考证,即使在传播前不知道信息的真伪,一旦传播后造成严重后果,也算是间接故意,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那些年,朋友圈里骗过我们的谣言
  
  谣言一:朋友捡到一个高考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别耽误了高考大事。类似假新闻还有捡到钱包,内有车票等。
  
  事实真相:高考前、节假日前后、新年前后,分别是这三条谣言多发时段,而且每年重复出现。这些谣言中留下的联系电话,很可能是吸费电话,一旦打过去,或被骗走巨额花费。
  
  谣言二:微波炉加热食品易致癌
  
  事实真相:微波炉加热食物与家庭日常使用的炒、煮、炖等烹饪方式相比,温度高、烹饪时间短,不但不会破坏营养,反而有助于营养物质的保留。
  
  谣言三:晚上看手机致永久失明
  
  事实真相:专家指出,只是瞳孔变化并不会引起失明,手机、平板电脑的亮光在黑暗中刚开始看会有炫目的感觉,但是很快眼睛会适应这种亮度,且屏幕光亮是发散的,并不会直接伤害到眼睛黄斑部。
  
  谣言四:真人真事!今天上午一个三岁多小女孩被拐走……
  
  事实真相:媒体曾多次求证这类“拐小孩”的谣言,几乎都被警方证实没这回事。
  
  谣言五:不法人员借入户普查,用涂有迷药的表格纸迷晕居民后作案,甚至还会把小孩带走。
  
  事实真相:有麻醉科医生表示,迷药不存在。
  
  其他谣言:爱心传递熊猫血、寻找失踪孩子、家中失火,编造此类消息已经成了骗取同情和关注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有不法分子借此实施诈骗。

来源:红网

作者:李小雷

编辑: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11/17/108635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