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道七旬奶奶剪出“侗家味道”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良东 罗平 编辑:吴若兰 2015-12-02 12:47:32
时刻新闻
—分享—

《怀化侗装》作品

吴老师与她的作品

吴老师在专心剪纸

  红网通道站12月2日讯(分站记者 杨良东 罗平)一把刻刀在一双巧手的指挥下,一张张原本平淡无奇的纸张变化成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精美剪纸。湖南通道县侗家阿婆吴祥荣便是用一双巧手和一把刻刀传承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纸屑纷飞间,剪出退休生活夕阳红。
  
  吴祥荣今年75岁,是通道县教育局退休职工,自上世纪60年代上大学时开始尝试剪纸,从侗家姑娘到侗家阿婆,如今已有50多个年头。“上学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恰好学校开设了剪纸课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一把刻刀、一个垫板已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吴老干净整洁的家中,一幅幅栩栩如生、寓意吉祥的精美剪纸映入眼帘,“百蝠图”、“九九福”、“侗家哆吔”,每幅作品都凝结着这位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期望。
  
  退休之前,吴祥荣负责单位的宣传工作,每次教育系统举办大型活动,背景设计、舞台装饰总少不了她的剪纸作品。单位的同事、朋友发现周围有这么一双巧手,都希望能有一副作品作为家中装饰或者收藏,吴老的生活从此变得忙碌起来。剪纸是一门耗时耗力的技术活,构思设计、绘图、剪刻、修改,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准备阶段费精神,剪刻过程耗体力,对70多岁的老人来说更是如此。每当要设计新的作品,便是吴老最“煎熬”的时期,主题构思让她夜不能寐,2小时的连续剪刻又让浑身僵硬动弹不得。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无数个日夜之后,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赢得了世人的赞叹,并获得多个“重磅”奖励。
  
  2012年,应怀化市剪纸协会之邀,吴祥荣将耗时2个多月的《喜上眉梢》送去参赛并获得“银奖”。“那时候都不知道参赛还要装裱,我却是随便用胶水粘贴一下就送过去了”回忆起第一次参赛的“懵懂”,吴老记忆深刻;2013年是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为表达对主席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吴老日夜赶工制作《百蝠图》参加怀化市第二届剪纸艺术成果展,作品获得省、市专家及爱好者一致好评,并获得“特等奖”;2014年,一幅《福寿图》获得怀化市第三届剪纸艺术成果展“金奖”;2015年,一幅刻画侗族人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的《哆吔》在怀化市第二届剪纸艺术成果展被评为“特别奖”,并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收录至《2015年全国剪纸名家精品集》。
  
  吴祥荣心中有一个坚持了多年的梦想,那就是要用手中的刻刀将“侗家味道”融入到她的作品里,如侗家歌舞、侗族服装、侗乡山水等等。近期,一幅刻画侗家儿女身着侗家服装的《怀化侗装》正在由省妇联主办的“2015年全省手工编织技能创新创业大赛”与其他作品激烈角逐。
  
  “不在意是否能获奖,因为已经收获了快乐”,谈起比赛,吴祥荣显得很淡定,只表示希望能够通过作品向外展示通道侗乡的魅力。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良东 罗平

编辑: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12/02/108191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