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安赛特双溪蔬菜基地蔬菜大棚
生安赛特双溪蔬菜基地蔬菜大棚
红网张家界站12月2日讯(通讯员 彭清岩 王杨)近年来,慈利县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形成了一套富有慈利特点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2012年,湖南生安赛特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慈利,在慈利县岩泊渡镇双溪村建立生态循环农业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2700亩,“稻菜连作”面积1200亩、“烟菜轮作”面积300亩。该公司充分利用自身人才、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一方面,突出循环利用,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依托公司生产的鸡粪沼化副产品沼液、沼渣为有机肥源,实现“畜、沼、菜”生态农业生产循环发展模式,旨在把三者通过科学的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秸秆转化为可利用的养鸡粗饲料,把养畜过程中产生的鸡粪通过生产沼气、沼液、沼渣,实现畜粪循环利用节能减排,为蔬菜生产基地提供充足的有机农家肥源,蔬菜叶片做猪、养鱼的饲料。通过规划实现“畜、沼、菜”产业链的有机结合。为三者搭建一个互惠共生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平台,创建一个符合当地自然环境、人文习惯实际的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纽带。另一方面,突出减量节约,构建农业资源节约体系。该公司节约集约使用农业投入品,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节肥技术、以统防统治为手段的节药技术,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该公司已购置并使用节能型微耕机、播种机、起垄机8套;在岩泊渡镇双溪蔬菜基地建立钢架蔬菜大棚250亩,600立方米沤粪池8个,水肥药一体化设备设施1套,标准化漂浮式育苗大棚1680平方米。大棚蔬菜区全部实行喷滴灌,促进了农业节约用水,改善基地基础设施,完善基地田间排灌系统,扩大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节水灌溉面积,推进了基地农业用水循环利用。
该公司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突出产品绿色,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基地,实施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和设施栽培达到无公害蔬菜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四季常鲜的目的。完善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于一体的蔬菜生产标准。推行标准化示范创建,扩大标准化技术应用,提高覆盖面和到位率。带动周边蔬菜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统一生产模式,普及标准化蔬菜生产技术。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该公司自2012年以来,已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220亩,绿色食品认证蔬菜产品3个。该公司岩泊渡镇双溪蔬菜基地生产的鲜菜茄子、辣椒获得了2015年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金奖。
该公司在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过程中,在基地生产上,规范了农业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情况记录。建立了基地农产品检测室,加强了对基地生产的蔬菜产品自检自查工作,每年抽检基地蔬菜样品批次1000多个,无不合格蔬菜样品,基地蔬菜农残留合格率为100%,把住基地蔬菜产品准出关,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在蔬菜产品销售上,实现了产销对接,在基地建立了鲜菜配送中心1个,配送车5台。在县城区建立基地蔬菜直销店3家,实现了基地生产的鲜菜直接进超市、进社区直销店,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来源:红网
作者:彭清岩 王杨
编辑: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