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5中学校长论坛汕头落幕

来源:红网 作者:徐海瑞 谢琰 杨志平 编辑:刘飞越 2015-12-14 18:42:59
时刻新闻
—分享—

“新高考·新对策——2015中学校长论坛”现场

中南传媒总经理丁双平

  红网汕头12月14日讯(潇湘晨报通讯员 谢琰 杨志平 记者 徐海瑞)随着上海、浙江启动“新高考试点”,全国所有高中都将步入新高考序列。这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到底该怎样推行?处于一线实操层面的地方教育行政管理者与中学校长又该如何应对?12月11日至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主办,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省新教材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的“新高考·新对策——2015中学校长论坛”在百年名校汕头市金山中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六百位校长参加。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从宏观层面阐述了两个主要问题:如何准确把握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高考改革对基础教育的系统性影响。张志勇在报告中谈到,此次高考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和发动机,将从高中教育价值观、课程观、教学方式、学校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推动高中教育的大解放。同时,张志勇强调学校教育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在改革路上,千万不要忘了这次改革的灵魂。

  作为试点省份学校,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任学宝重点介绍了在新课改、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体系完善的具体措施及选课走班教学的原则、流程和办法。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校长王洋也认为高考改革实施的难点在于走班,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走班方式?实施的重点是什么?而立德树人与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又该如何培育?王洋结合科学高效的数据系统介绍了曹杨第二中学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作为即将步入新高考序列的学校,苏州市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汕头市金山中学校长李丽丽、福州第一中学校长李迅也分别从不同维度围绕如何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如何使用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一步展开阐述。“诗人校长”柳袁照认为,当下学校、教师和学生最缺的是情怀、担当、原创性。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追问为什么要改革?改革所指向的核心又是什么?李迅则以《若无思想远照,如何彼岸长行》为题,阐述了其对于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如何正确定位问题的思考及福州第一中学所展开的具体行动。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新课程评论》杂志的创刊发布。该杂志由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管,以教育人和关心教育的人为阅读对象,将于明年3月正式创刊,国内、国际公开发行。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奇勇、非常教师网主编黄耀红分别担任点评专家和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琰、汕头市教育局局长胡冬、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丁双平、湖南教育出版社社长黄步高、湖南省新教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健等出席论坛。

来源:红网

作者:徐海瑞 谢琰 杨志平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12/14/107874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