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发忠在给三都镇村民进行普法宣传。
罗发忠下乡走访,了解村民情况。
红网长沙12月16日讯(通讯员 吴佳 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在湖南资兴,一个外表朴实却行事干练,性格低调却对人热忱的三都镇司法所所长罗发忠,被当地群众交口称赞为乡村“乐黄牛”。今年12月10日,他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在近20年的基层司法实践中,他扎根农村,任劳任怨,足迹踏遍了所在乡镇的山山水水,把国家的法律和对人民的一片真诚送到了辖区的家家户户。“半路出家”的调解“老师傅”
罗发忠在从事司法助理员前,曾在老家担任过十余年的村主任和支书,同时他还是一名手艺精湛、小有名气的泥瓦匠。直到1996年,在一次公开招聘乡镇司法干部的选拔中,他才从500多名村支书、主任中脱颖而出,走上了基层司法助理员的岗位。在入职之初,罗发忠也碰到过很多障碍,最主要的是他的专业知识不够,虽然在村里任职时也经常处理一些邻里矛盾,但那时开展工作所大部分凭借个人经验以及村规民约。他深知,穿上了司法干警的这身制服,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主持调解工作必须要严格依法依理,再也不能按照从前的“野狐禅”开展工作了。
“有困难就克服,不懂我就学!”凭借骨子里不肯服输的劲头,罗发忠暗下决心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他主动下村入户,热情与群众交流谈心,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认真学习调解方法和技巧。同时他大量购买法律书籍自学,积极参加法律函授学习和各种培训,并取得了湖南省基层法律工作者资格证。
在从事了多年的调解工作后,“半路出家”的罗发忠已经历练成为了一名调解工作的“老师傅”。数年来,经他成功化解的大小矛盾已有近1200余起。2012年,三都镇上的某处煤矿因开采导致地表水下透,附近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都被断源,村民多次到矿上协商无果,已有数十人纠集到煤矿闹事阻工,欲强拆生产设备。罗发忠得知情况后立即赶赴现场,一面安抚村民情绪,一面与煤矿老板协调交涉。他觉得水是问题的症结,只要村民的水源问题不解决,这起纠纷就永远圆满解决。于是他带领村干部到周边四处寻找新水源,同时与涉事矿主协商解决供水设施的建设和资金问题。终于在一个月内筹集到10万余元,为100多户村民安上了干净清洁的自来水。
“调解要讲究方法,更要解决问题,要治标更要治本!”现在的罗发忠因为调解业绩突出,经常会被一些单位和调委会邀请去传授经验,他在跟年轻的调解员交流时,总是这么强调方式方法的重要性。
“大包大揽”的帮教“责任人”
罗发忠工作的乡镇是一个工农矛盾突出,治安形势复杂的大镇。仅在近5年,就累计接收了社区矫正人员104名和刑释解教人员263名。每接收一名工作对象,罗发忠都需要为他们打印一份监管教育或安置帮教档案,并且无一例外地要在每名对象的监管小组和帮教小组的首要位置签上自己的名字。
签名即意味着责任。身为数百名矫正和安帮对象的第一责任人,罗发忠不仅要确保每名工作对象都能顺利度过矫正和安帮期限,不出现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的现象。而且在其他超出自己“责任田”的地方,他也会不遗余力地“大包大揽”起来。
社区矫正人员谢某因为一起意外的重大责任事故而被判处缓刑,那起事故共造成了两人死亡,其中一人是他的独子。人近晚年,遭此重变,谢某在自责的同时,感觉到无比的绝望。罗发忠暗下决心,一定要在矫正期限内帮助其走出阴影,重拾生活信心。他多次走访、主动与谢某沟通交流,希望能帮其打开心结,他还求助心理工作者,经过多方努力联系,他把心理工作者请进了谢某某的家门。最终通过心理工作者的数次专业疏导以及罗发忠不厌其烦的关心,终于使谢某走出了阴霾,开始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罗发忠对于那些因为主观犯罪而走上歧途的年轻人,在严格监管,严肃教育上用心良苦,在就业培训、求职谋生甚至是婚姻大事上出策出力,帮助他们走上正轨。社区矫正人员樊某年纪不大,却有过十余年的吸毒史。面对这样一个令人头疼的监管对象,罗发忠认为,要使他真正脱胎换骨,就一定要改变其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罗发忠了解到樊某家庭的条件不错,就建议并鼓励樊去参加时下热门紧缺的人体亚健康调理技术培训,并且愿意在相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帮助他请假。如今,樊某在家人监管之下已经开始了培训学习,而且他还经常打电话联系罗发忠本人,主动报告学习和思想动态。
在罗发忠的“包揽”下,仅今年,刑释解教人员文某顺利找到了对象并领取了结婚证,谢某因为罗发忠的“关系”开办了一家电脑维修处并顺利承接了镇政府的电脑维修业务。面对罗发忠的耐心监管和真诚帮助,他们都会由衷地表示感激,而罗发忠总会说:“我是你的帮教责任人,我的责任就是帮助你变得更好!”
“无悔躬耕”的乡村“乐黄牛”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3名矿工在辖区某县办煤矿受过工伤,其工伤补助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未兑现。40多年后,该煤矿早已转为了个体经营,3名老矿工仍在要求补偿。但是矿主认为这3起工伤都不是发生在自己经营的期间内,因此拒绝支付。3名老矿工在无奈之下来镇司法所找到了罗发忠。罗发忠看到这他们生活窘迫,又考虑到依照法理,该矿主必须要承担这笔遗留的工伤补偿,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的工资垫付了部分的补偿款,然后多次与该矿主协商交涉,终于将迟到的工伤补偿款追了回来。
每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到了别人,罗发忠总感觉到由衷的欣慰,能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是他的无悔选择,也是他对于家乡这片山水和这方乡亲的满腔赤城。
然而无悔,却并不代表没有遗憾。由于两个弟弟都常年在外地工作,罗发忠成了唯一陪年迈父母住在本地的家中长子。但出于工作的需要,罗发忠住在县城,年逾八旬的父母却一直住在七十公里之外的乡下老家。相隔不远却又无法侍奉左右,是他心中对父母永远的亏欠和伤痛。特别是好几次父母因为年迈重病需要儿子照顾时,他都因为繁重的工作走不开,只能委托他人代为照顾。好在父母虽然没上过学却懂情理,经常报喜不报忧,还经常劝慰他:“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
罗发忠曾动用过各种“关系”,为困难群众和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找过工作、申请过救助,自己的大儿子却到现在都还只是深圳的一名普通打工仔,小儿子刚大学毕业,目前也没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可没有见到过他为家人动用过“关系”。罗发忠说到:“每一个立志躬耕基层的司法干警的人,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但我从来没有感到后悔,因为老百姓的期许和满意是我们的责任,每为群众解决一个难题,都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豪!”
来源:红网
作者:吴佳 李慧
编辑:陶园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