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污染企业说再见 竹埠港绿色蜕变打造生态新城

来源:红网 作者:张珍 编辑:陶园 2015-12-24 12:42:0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2013年,湖南把湘江保护与治理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第一个三年过去了,“一号重点工程”带来了什么改变?近日,省环保厅组织湖南日报、红网、湖南卫视、湖南经视记者深入湘江流域沿线永州、郴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长沙、岳阳等重点区域,记录“一号重点工程”带来的变化。

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鹤岭生产基地废水处理系统较以前节水50%

竹埠港重金属污染土壤处理中心

  时刻新闻记者 张珍 湘潭报道
  
  “废水监测:监测期间设备运转正常,处理水量7680立方米每天。废气监测:监测期间生产正常、平均工况负荷100%……”湘潭市环保局副局长廖勇打开手机移动执法平台,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湘潭电化)今年第四季度监督性监测结果一清二楚。
  
  湘潭电化是湘潭市竹埠港区域退出的28家企业之一,214年9月在竹埠港停产后,2014年12月28日在鹤岭生产基地重新投产。17日,采访团来到这个重生后的新生产基地。
  
  企业退出重生环保要求更严
  
  “正是因为环境保护才要求搬离,在新基地更应该高度重视环保。”公司副总经理成曙光介绍,新生产基地对环保要求更严,环保投资近5千万。
  
  “以前每个月用水量达15万吨,现在每月只有6万吨,减少了一半多。”成曙光介绍说,这主要得益于在新基地建设中,采用了新的废水处理系统,建独立的生产和生活污水管道,分流收集。
  
  “大部分废水含氯离子比较低,对生产没影响,比如成品漂洗水,经处理后可直接生产回用。而含氯离子比较高的水,可能对生产有影响,在处理达到环保要求后,可用于锅炉脱硫用水、冲洗主马路等,这样充分利用,减少废水排放。”以前所有废水统一收集,混合一起的废水利用率大大降低。同时,废水充分回用,锰因子较2014年削减了23.2吨左右,削减率达91%左右。
  
  “通过手机移动执法平台,实现了对重点监测区域24小时监测。”廖勇介绍,环保部门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监测,同时还定期不定期进行现场监测。
  
  后续治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作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中7个重点治理区域之一的竹埠港,2013年列入省政府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2014年9月30日,全流域率先实现化工企业全关闭,区域内28家企业全面实现停产并签订了关停协议,自此,竹埠港正式和化工重灾区企业说再见。目前,25家企业已经完成验收,14家企业签订征收协议,9家企业完成拆除。
  
  28家企业整体退出、搬离,曾经喧闹的竹埠港恢复了平静。
  
  但由于长期的化工生产,竹埠港老工业区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离子对湘江、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严重污染,后续污染治理仍任重道远。
  
  如今,治理项目进展如何?17日,在湘潭市竹埠港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性工程项目重金属污染土壤处理中心,昔日的厂房已经彻底平整,建成了室内处理车间3800平方米,污染土壤堆放区、污染土壤修复区、污染土壤养护区……治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处理过后的土壤将主要应用于道路路基回填”,负责示范性工程项目的永清环保环境修复事业部刘仁和介绍,竹埠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涵括了土壤检测,污染土地开挖、运输、修复、路基回填整理,生态修复等工作,将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地3万立方米,实现对竹埠港的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生态开发。
  
  化工重灾区向生态新城蜕变
  
  时隔一年,再次走进这一地区,排入江边的污水不见了,刺鼻的化学气味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环境。
  
  数据显示,关停后,竹埠港地区全年共减少用电量约9600万千瓦时,减少用煤量约14.5万吨,减少废水排放约20亿立方,这些成就走在了全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前列。
  
  岳塘区区委副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唐杰介绍,竹埠港化工区沿湘江东岸呈狭长分布,区域面积约1.74平方公里,所处区域为岳塘经开区的沿江地带,属于“滨江宜居生态新城”建设发展的核心区域。“竹埠港将保留部分工业遗迹,修建工业遗址博物馆,引进时尚业态元素,发展文创产业、休闲旅游业等。”
  
  到2018年将全面完成竹埠港的环境污染治理,到2020年,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将在这里建成。竹埠港正逐渐由以前的化工重灾区向生态新城蜕变。

来源:红网

作者:张珍

编辑:陶园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12/24/107596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