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推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

来源:红网 作者:黄康 编辑:吴若兰 2015-12-25 10:47:5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浏阳站12月25日讯(分站记者 黄康)社港镇龙华村村民杨屋顺的丈夫因病离世后,一家人全靠她当清洁员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特别是儿子今年刚刚进入高中,沉重的学杂费给这个本就入不敷出的贫困家庭带来巨大经济压力。
  
  这种压力,在一场会议上得到有效化解。昨日,浏阳召开精准扶贫工作整体推进会议,推出了精准扶贫十大工程。
  
  杨屋顺的家庭被列为浏阳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对象,将享受“率先免除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高中阶段的学杂费”政策。
  
  扶基础设施,村村通水泥路和动力电
  
  昨日会议,发布了《浏阳市2015-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推出了教育扶贫、危房改造扶贫、兜底保障和医疗救助扶贫、金融产业扶贫、社会力量扶贫等五大方案措施,并将它们细化为“十大工程”。
  
  十大工程,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也有增收致富、就业培训的帮扶,还有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保障。
  
  龙华村是一个省定贫困村,对于村党支部书记罗共洲来说,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基础设施落后问题,“龙华村本来就地处偏远,村级的道路网络也不畅通,断头路多,还有多条村级道路没有硬化。”
  
  基于此,基础设施的建设居于十大工程之首。按照要求,未来要加大对贫困村村组道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中小危桥改造,全面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到2017年全面实现省定贫困村自然村通水泥路,建制村客运班线通达率确保98%,力争100%。
  
  同时,按照要求,还要全面完成贫困地区改水改厕工作。到2017年实现所有乡镇通自来水和省定贫困村饮用水源安全,全市33个省定贫困村的农网改造全部完成,全面实现贫困村通动力电、贫困户通照明电,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实行外线电表免费到户。
  
  扶发展后劲,户户有住房和增收渠道
  
  “要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必须帮助他们实现劳动就业、发展产业。”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发展生产之前,还需要让他们住有所居,没有后顾之忧。
  
  为了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安全的基本住房,十大工程提出,要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条件困难的全部纳入住建部门援建对象,其中重点援建户再享受扶贫部门1万元建房补贴,因灾全倒房屋户还可享受民政部门1-2万元的灾后重建补助。
  
  同时,为了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劳动就业,浏阳实施特色产业增收工程和促进就业工程,指导贫困村发展种养产业,加强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农业生产技术,帮助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取得技术技能资格证书并实现转移就业。
  
  针对贫困户生产的资金困难,浏阳决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评级授信,符合产业扶贫发展政策的给予基准利率贴息,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扶贫举措,上学有补助,每年有义诊
  
  对于杨屋顺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他们最欣喜的还是农村教育雨露工程的实施,“孩子是这个家庭的未来,只有让他们接受了更好的的教育,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为此,浏阳将科学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上学,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对偏远乡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优先提质改造,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零辍学”。
  
  更重要的是,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国家助学政策全覆盖,并率先免除高中阶段学杂费。
  
  “从2016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资金,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家庭学生高中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仅这一项,受益学生达700多人,这些学生将每人每年减免3000元左右的学杂费用。”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学龄前阶段到大学学习阶段还将被纳入现有助学项目,每个学生每年获得1000至5000元的补助。
  
  “为了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和十大工程落地,我们实行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帮扶工作一定三年,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工作组不撤队。

来源:红网

作者:黄康

编辑: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12/25/107568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