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用四年时间给地名验身份、上户口

来源:红网 作者:颜宇东 编辑:刘飞越 2016-01-06 14:14:50
时刻新闻
—分享—

96611452018031515.jpg

凤凰古城。

2021452018031531.jpg

岳阳。

7091452018031531.jpg

岳麓山。

  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一个地名就是一种文化,一个地名就是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

  在长沙捞刀河上至今还流淌着三国关羽的传奇;常德的桃花源,原名叫崇义乡乌头村,因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给这里留下的诗文,自此桃花源声名鹊起;益阳南县的赤松亭,至今1500多年的历史,据传当年是汉朝张良为感谢老师赤松子而给亭子取的名。

  这些地名文化需要传承,一大批新的地名需要去厘清。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湖南将用4年时间给地名建数字化档案,并进行运用。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完成第一次地名普查之后,湖南时隔30年的又一次地名普查。                           

  访谈

  专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段林毅

  为什么要进行地名普查?

  段林毅:1979年至1986年,湖南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以后一直没有进行地名普查。这期间,湖南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一些地方地名不准确、不规范,一地多名、重名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地名信息不全、不新、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到社会管理。同时,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加速流动,立体交通枢纽的初步形成,对地名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展地名普查也是传承和弘扬湖湘文化的重要举措。目前,湖南对地名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面临消亡的古镇地名、古村落地名、少数民族语言地名和古越语地名等地名遗产的保护亟待加强。另外,地名是领土主权的重要标志,也是一种重要的军事战略资源,开展地名普查是巩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如何让此次地名普查工作平稳、高效、有序推进?

  段林毅: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14年8月4日发文成立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负责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湖南明确了“统一标准、共享资源、传承文化、边查边用”的地名普查工作指导方针。

  在地名普查过程中,我们还出台了《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实施细则》,提出了地名密度要求,即除水面外,实地每平方千米(正方形)范围内至少普查一个地名;增加了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垸、遗址、国家等级旅游景区、工业旅游示范点、红色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集贸市场、专业市场等12个地名类别;规定把地名管理信息系统、地名志、地名词典和少数民族语和方言地名目录纳入验收成果内容。湖南还在地名普查组织机构、试点成果、质量管理、普查软件创新、作业用图、转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其中在地名普查软件开发工作上,综合地名、测绘、数据库、保密等多方面专家的意见,借鉴沿海沿边省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经验,明确了软件开发需求,增加了许多贴合湖南实际需要的功能模块。

  地名普查将形成哪些成果?这些成果将如何运用?

  段林毅:湖南将通过普查,掌握全面、翔实、准确的地名数据,形成一批能够服务于社会治理、公众需求和地名管理的地名普查成果,重点实现四个目标:一是通过普查建立能够上联民政部的省、市、县三级标准地名数据库,形成各类地名专题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二是通过普查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形成地名命名、申报、审批、发布、共享和数据更新长效机制;三是形成一批普查报告,主要包括:地名普查工作报告、主要数据报告、地名文化遗产分布、地名标志设置及地名标准化处理等专题报告;四是编纂系列地名图书资料,包括地名图集、地名典志以及电子地名图、电子地名辞典等。

  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推动普查成果并用于公共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发挥和提高普查成果的社会效益,更好地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服务。

  地名普查时间表

  1979年至1986年

  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在中国和世界上都史无前例。

  2014年7月1日—2018年6月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普查范围包括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等11类。普查标准时点为2014年12月31日。

  第一阶段为2014年7月至12月

  所有普查地区完成组织动员、成立机构、搜集资料、制定方案、人员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为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完成所有地区的普查和各级检查验收工作。

  第三阶段为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完成成果完善、上报、汇总工作,建立档案,开展普查成果开发应用和总结表彰。

  专著解读

  湖南第一部较完整系统的地名工具书

  1978年,湖南省根据国务院部署,批准成立湖南省地名领导小组,与省测绘局合署办公。1980年,省人民政府将地名领导小组改称省地名委员会。

  1980年10月至12月,省地名委员会在湘潭市区及湘潭县进行普查试点。1981年8月,省政府发布《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若干规定》。翌年元月又转发省地名委员会《关于1982年全省地名工作意见的报告》,强调要善始善终地全面完成全省地名普查工作,抓紧普查资料成果整理,编辑地名录,建立地名档案。到1982年底,全省地名普查工作全面完成。

  1982年4月,省地名委员会、省教育厅、省出版事业管理局根据国务院有关通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湖南卷》编纂委员会,由31人组成编辑部。经过7年努力,于1989年4月完成《湖南卷》编纂。全书分9大类,共4500余条地名,约90万字,并配有地图插图112幅,照片80幅,系统地介绍湖南省地名标准名称(含汉语拼音)、行政归属、地理位置、名称来历、涵义及沿革等。1991年4月,《湖南古今地名辞典》出版,共收录地名9600多条,是湖南省第一部较完整、系统的地名工具书。           

  湖南地名那些事

  农耕文化

  荷叶塘、仙庾岭、头田冲、九牛推磨

  株洲,古称建宁。中华民族的始祖、农耕文化的创始人——炎帝神农氏,就长眠在株洲市境内炎陵县鹿原坡。这里不少地名就蕴含着农耕文化。

  1983年版《湖南省株洲县地名录》(株洲县人民政府编印)记载,株洲地区自然村以上的、与农耕文化有关的地名,以“塘”命名的居多,如荷叶塘、月塘、高塘等。又有不少地名嵌入了如田、米、禾、牛、谷、秧等与农耕文化有关的事物。如原株洲县黄龙人民公社就有12处这样与农耕文化有关的自然村地名。它们分别是斗米岭、秀禾冲、厚田、头田冲、牛食冲、丰田冲、五田冲、九牛推磨、牛角坡、牛角垄、谷家冲、九丘坳等。

  据2013年版《株洲古今地名源流考释》记载的株洲仙庾岭农耕文化:仙庾岭的“庾”则是囤积粮食的地方。仙、庾二字相加作地名,寄托着人们“仙女娘娘降伏天妖让这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而成为粮仓”的盼望。   

  抗战史实

  芷江、雪峰山、南县厂窖、新墙河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在湖南战场上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为夺取全国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芷江:以1945年8月芷江洽降而闻名海内外。

  长沙:中国军队以长沙为指挥中心,在北起新墙河、南到浏阳河、东起幕阜-连云山麓、西至洞庭-湘江之滨的河网、平原、丘陵交错地区,进行了四次争夺战。

  衡阳:以1944年5月至9月长衡会战第二阶段衡阳保卫战而闻名。

  常德:以1943年11月至12月常德会战而闻名。现在城内建有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公墓。

  益阳南县厂窖:以1943年5月9日至13日“厂窖惨案”而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岳阳:湖南被日军占领最久的城市。

  雪峰山:以1945年4月至6月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战役)而闻名。现在溆浦县、新化县、洞口县、隆回县、绥宁县等地建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纪念塔、陵园或公墓。

  新墙河:古称微水,是1938年11月至1944年5月中日军队对峙的地方。

  地理实体

  石灰界、毛金界、王古界、益家界

  张家界市境内自然实体中用“界”命名的地名数量较大。民间对“界”的会意,一直约定俗成为“大山”、“深山老林”等处所。据初步统计,张家界市境内自然地理实体中,以“界”字命名的地名共有179个,“龙家界”、“毛金界”、“陈谷界”等。

  张家界市境内含“界”的地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以姓氏命名的“界”。有72个之多。二是以自然实体类比命名的“界”有37个,如扇子界、耙齿界等地名。三是以所在地自然资源命名的“界”有40个,如石灰界、茅花界、杨林界等。四是以所在地真正体现“界”的本义即确具有“划界”之意的“界”有4个,都在慈利县境内,具有原始意义的区域划分功能,他们分别是“界溪”、“界牌”、“界址岩”、“界河”。五是以神话、传说演绎而得名的“界”有22个,如永定区王家坪乡的王古界、李马界、竹尖界等,均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事迹传说命名。六是以具有教化功能意义命名的“界”有1个,在永定区王家坪乡益家界,该处原名杉树岗。

  潇湘晨报记者 颜宇东 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颜宇东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1/06/107303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