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60家慈善超市覆盖湘潭岳塘区 惠及困难群众6千多人

来源:红网 作者:何蔚 谭心 编辑:刘艳芳 2016-01-07 08:53:09
时刻新闻
—分享—
60家慈善超市覆盖岳塘区 惠及困难群众6千多人
 
慈善超市(资料图)
 
  红网岳塘站1月7日讯(分站记者 何蔚 通讯员 谭心)“真的是政府考虑周全,专门为我们困难群众开了这样的慈善超市,对我们帮助很大。”前不久,59岁的低保户寇湘益在岳塘区下摄司街道迎东社区的慈善超市里,免费领取了价值100元的油和米,他开心地合不拢嘴。
  
  像寇湘益这样的城市低保户全区有10422人,为更好地服务好这些困难群众,2015年岳塘区提出了要按照“公开透明、因地制宜、全面覆盖、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区级指导、街道统筹、社区运作”的管理模式在全区建起60家慈善超市。2015年9月岳塘区提前实现了全覆盖的目标,目前,社区慈善超市累计救助困难群众6222人,发放爱心资金50万元、爱心物资6015件,充分发挥了慈善救助功能。
  
  部门联动确保困难群众得实惠
  
  2015年年初,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牵头,研究制定并出台了《岳塘区社区慈善超市建设工作方案》,并明确当年慈善超市要达到全覆盖的目标。各单位积极行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建设工作,先行的第一批书院路街道、滴水埠街道共计13个社区于6月29日通过检查验收,第二批9个街道共计47个社区于9月16日通过检查验收。
  
  为完善制度,规范运营管理,区民政局负责指导全区慈善超市的建设,制定并出台了《岳塘区慈善超市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四个统一”管理,即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制度、统一台账。
  
  “我们一定要钱用到实处,让真正困难的群众得实惠。”区民政局负责人说,明确了各社区负责慈善超市的具体运作,严把“四关”。首先是严把对象关,按照对象申请、上户核实、评议、公示、发放的程序进行,主要救助“三无”人员、重病、重残、特困党员和临时性生活困难的特殊人员;其次是严把标准关,根据困难程度,分A、B、C三类实行分类救助;三是严把款物管理关,对款物进行估价、登记造册、汇总、公布,对慈善超市的物品采购做到实用、保证质量;最后是严把监督关,各社区慈善超市工作有台账,数据清楚、帐目明了。岳塘区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组成专项监督小组,确保每一分钱用于救助困难对象。
  
  慈善超市累计救助困难群众6000多人
  
  家住半边街的傅旭槐今年60多岁,是肢体一级残疾居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平时只能靠患有多种疾病的妻子刘小毛患照顾,并且刘小毛也没有收入来源,一家人的生活靠低保金维持。“社区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给我们发放了救助卡,让我们在慈善超市中领到了生活必需品。”傅旭槐说,社区开的这种慈善超市让他们感到很惊喜也很温暖。
  
  和傅旭槐一样困难,领到物资的居民还有不少。慈善超市主要是解决辖区内特困居民的生活困难及其子女的学习困难,经常性地向困难群众免费发放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至今,社区慈善超市累计救助困难群众6222人,发放爱心资金50万元、爱心物资6015件,充分发挥了慈善救助功能。
  
  区民政局负责人也表示,他们的目的主要是把建立慈善超市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慈善超市整合社会扶贫帮困资源,实现救助资源的合理运用,增强扶贫帮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水平。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慈善超市还只是具备款物募集功能和困难群众救助功能,按照慈善超市的作用,2016年还要健全志愿者服务功能和便民服务功能,拓展慈善超市多元化服务,另外也将继续整合各部门、各条线的扶贫帮困资源,发挥慈善超市综合性平台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何蔚 谭心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1/07/107292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