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司法改革·检察篇】湘阴坚持“三个到位”提升督促履职效果

来源:红网 作者:郑涛 编辑:吴若兰 2016-01-09 18:38:1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湘阴1月9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郑涛)“湘阴县人民检察院在我们这地位很高,它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大局办理了一批出色案件,起到了很好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法律效果,2015年年度工作报告得到了县人大的一致高度评价。”针对湘阴县检察院近年来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所取得的成绩,1月9日,湘阴县县委书记黎作凤这样评价说。
  
  2013年以来,岳阳市湘阴县检察院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大局和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焦点开展民行督促履职,共在国土、税务、环保、食药、渔政、矿产等行政执法领域办理督促履职案件20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86亿元。
  
  强化保障,执法环境营造到位
  
  据黎作凤介绍,2013年以前,湘阴县在国有出让土地闲置、土地出让金拖欠、企业欠缴税费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问题,这些问题时常成为县委、县政府的“老大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以民行督促履职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推动全县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和企业税费清缴专项行动。”湘阴县检察院检察长赵承卓告诉时刻新闻记者。
  
  随后,湘阴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确立了“部门履职、检察督促、多方联动、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抽调成员单位精通财务、审计、税收、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开展日常工作,分类成立国土清理组、税费清缴组和综合组,确保工作务实高效推进。
  
  同时,为规范运行程序、强化制度保障,工作组还研究制定了《清理整治非法转让土地、闲置土地及预供土地行动实施方案》、《清理整治非法闲置土地工作细则》、《工业园区企业欠税清缴工作方案》等配套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规范了工作流程。
  
  立足职能,执法方式运用到位
  
  湘阴县检察院民行科在督促履职过程中坚持三个注重,立足职能不越位,规范监督、依法监督。
  
  注重案前初查,确保情况掌握到位。坚持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和督促职能部门对全县项目供地、税费欠缴企业和群众关注热点焦点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收集情况,认真倾听意见,吸纳合理建议,为督促履职打好基础。
  
  注重案中调查,确保流程规范到位。引导和配合职能部门依法取证、耐心说理、及时立案,有效解决行政执法过程中传唤业主难、调查取证难、文书送达难等执法障碍。同时强化案件定性、执法程序、卷宗归档等执法环节的监督,确保法律适用准确、执法程序公开、处置结果公正。
  
  注重案后延伸,确保经验总结到位。坚持一案一总结,认真剖析案发原因、制度漏洞和机制缺陷,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坚持一案一公开,认真听取当事人的合理诉求,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聘请律师为当事人解难释疑,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一案一回访,及时回应和正确引导社会舆情,及时化解当事人的法结和心结,提升办案对地方经济建设的良性促进作用。
  
  拓展领域,执法效果促进到位
  
  “我们始终围绕县域发展大计开展督促履职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拓展监督领域。”该院民行科科长张琼表示。
  
  规范土地交易市场,全力推进集约节约用地。2013年以来,通过督促履职清理闲置低效用地28宗,涉土面积1909.56亩,督促追缴欠缴土地出让金6000余万元,督促追缴闲置费和增值地价3000余万元,有力推进了湘阴节约集约用地,规范了土地交易市场。
  
  强化税费征缴力度,努力维护纳税缴费秩序。2013年,湘阴县工业园区企业税收由清查前的2400余万元增长至7616万元,比上年度增长48.7%;2014年,湘阴县工业园区企业税收总额达到1.0046亿元,比上年度增长31.9%,有力维护了企业税费征缴秩序,营造了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经济发展环境。
  
  顺应群众期待,致力创造宜居生态环境。针对我县生猪养殖污染环境、破坏水源、群众反响强烈等问题,该院督促环保部门积极履职,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对养殖规模在500头以上的养猪场,环评不达标的一律关停;500头以下的由畜牧局牵头,进行生态化处理;对在湘江水源500米以内的养殖场实行政府补贴,一律退养。

来源:红网

作者:郑涛

编辑: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1/09/107214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