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110深深印刻在民众的心中,成为老百姓最可信赖的安全符号。
10日上午,市公安局在步行街口举行“群众的110,你我的30年”宣传活动,图文展示了110的发展历程,还派出巡警、交警、治安、禁毒、消防、人境等部门现场设置展台,向市民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接受群众咨询、收集意见建议。
30年前掌握警情全靠一部电话一支笔
“时间过得快啊,回到这里就是亲切……”1月8时,在第30个“110宣传日”前夕,58岁的曾绿英回了一趟“娘家”,看到一张张新面孔和先进的设施,这位在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服务至退休的老民警不禁感慨。1984年,曾绿英进入公安系统,两年后,她被调到一个新部门:110。
“当时只有一台电话、两名民警。”曾绿英回忆,当时的条件限制,登记警情全靠笔和纸,一张翻拍的珍贵照片上,曾绿英和另一位女民警坐在值班室,她面前有一部布满插孔的总机和一部转盘式电话,曾绿英左手持话筒,右手攥着接头准备插入总机面板,“一个孔就代表一个机关科室或派出所,要接通哪里就插哪个孔。”1994年,曾绿英调到其他科室,当时,警情已经多了起来,记录报警情况的本子每天要写很多页。1999年到2004年,是她到110服务的第二阶段。2006年,曾绿英第三次回110,接警、派警已经实现电脑调度。2012年,她从110指挥中心退休。
硬件升级反应提速接警后15分钟抓获嫌疑人
30年间,110的硬件设施随着“平安浏阳”建设的进程不断升级,已经从一部电话一支笔升级为两排4个接警席位、3个指挥调度席位,电视墙多个显示屏显示全市各地的监控摄像头回传的实时画面。
“指挥中心的功能可不仅仅是接、派警这么简单。”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刘翠兰介绍,2006年,市公安局正式成立110指挥中心,在全省率先将110、119、122三个特服号码统一归口“110”,去年年初,市公安局又建立了扁平化点对点可视立体指挥平台,依托现有接处警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警用无线通信终端、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路面警力的精确定位……
2013年7月7日晚10时27分,一女士报警称:她骑自行车经过金沙路中心加油站门口时,被骑一辆红色摩托车的两男子抢走手提包。110指挥中心立即指派集里派出所赶赴现场处置,并迅速通过电台通知街面巡警及城区四所巡逻警力拦截查缉嫌疑人,同时通过总控中心视频对现场及嫌疑人逃跑路线进行实时监控和追踪,及时通报线索,成功指挥巡警大队民警在街面上将一名嫌疑人抓获,集里所处警民警在案发地附近将另一名弃车而逃的嫌疑人抓获,从接警到破案仅用时15分钟。
5年受理各类电话200多万个
30年来,守护民众平安的使命不变,变化的是一代又一代110人。
宁乡妹子廖婕是一“90后”,2014年,这位从小做过警察梦的女孩考入市公安局,成为110指挥中心的新人。
“原来普通的求助也可以拨打110。”廖婕说,到了110以后才知道,“就算不是公安管的事,我们也会告诉报警人该找哪个部门、怎么做。”
初到110时,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听到报警人急促的语气,廖婕似乎也跟着急起来,语速也变得很快。逐渐适应后,她会先安抚报警人,再按流程处理,一个班下来,要接听、拨打200多个电话。
刘翠兰介绍,目前,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日均话务量1400多个,有效报警约140个。据统计,近五年来,该中心受理各类电话200多万个,接处警20余万起,成功处置各类紧急突发事件300余起、重大案事件1000余起,抓获各类现行违法犯罪1千余名,救助群众1万余人次。110指挥中心在日常工作中整合信息资源,把工作由“指挥型”接警中心向“参谋型”、“决策型”指挥中心推进,充分发挥了110接警中心的指挥“龙头”作用,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全市社会治安稳定,保护人民,服务群众,确保一方平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常用报警常识
1、入室盗窃事主发现被盗后要保护好现场,不要触摸、翻动任何物品,报警讲清案发时间、地点,由民警进行现场勘查、固定证据。若嫌疑人还在现场,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看清嫌疑人的人数、特征等;若嫌疑人逃离现场,应尽量看清嫌疑人逃跑方式、方向,并在报警时提供。
2、抢劫抢夺
首先要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要迅速判明与作案人的力量对比,尽量避免人身受到伤害,不作无谓的牺牲。其次要努力看清作案人数、相貌、特征,逃跑方向及驾乘车型、牌照、颜色等,拨打110报警,按照接警员提示提供信息,并与110保持联系,在现场或附近安全地点等候民警。
3、汽车被盗
汽车发生被盗后,事主在报警时要讲清案发时间、地点以及被盗汽车的车型、颜色、牌照等信息。
对正在发生的案件,事主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看清嫌疑人的人数、特征(体貌特征、衣着特征)等;如嫌疑人逃跑,应看清其逃跑方向,并在报警时向公安机关提供。
来源:红网
作者:罗时茂 唐莉莎 陈甲富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