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校园里茁壮成长。 资料图片
刘阳科
2015年12月14日至19日,国家对我省12个县市区开展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近日,国家教育督导部门向我省反馈意见:湖南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加大推进力度,继2013年16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认定后,2015年又有12个县市区认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反馈意见中充分肯定了湖南五个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一是强化统筹,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统筹规划,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规划,启动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实施绩效考核与问责。加大政策支持,先后出台了武陵山片区农村教师人才津贴、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强化教育督导,多年来将“两项督导评估”、“教育强县市区评估”作为对县级政府及其党政主要领导考核的门槛和前提。
二是夯实基础,改善办学条件。以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为主要内容,结合改薄计划等项目,努力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本次受检的12个县区近三年投入29.9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257所,新增学位6.49万个,新增教师近2500人,新增实验室156个。创新“企业参与、县域整体推进”的发展模式,提高“三通两平台”覆盖率,实施教育信息化应用工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石峰区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手提电脑+电子白板”100%到班。雁峰区、蒸湘区实现了设备通、资源通、教学通、家校通。
三是把握核心,提升教师素质。实施地方免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针对教非所学开展“适岗培训”,针对边远教师外出难开展“送培到乡”,针对农村老教师开展“资深教师”关爱培训等。2015年省级财政安排了5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全面部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省财政按照每月700、500、300元三个标准,对武陵山区、罗霄山脉等特困地区的农村教师发放人才津贴。将农村学校教职工公租房建设统筹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规定中小学教师定期身体健康检查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负担,列入当年财政预算。
四是完善机制,促进综合改革。全省建立了四级联动的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实行教育政务信息公开,实行小升初阳光招生。落实省级教育扶贫规划,探索创新结对帮扶、联合办学等多种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各受检县区普遍确立了“文化立校、文明育人”的学校发展思路,创建特色校园,整体构建益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
五是关注公平,保障特殊群体。落实随迁子女平等入学、同城待遇政策,2014年全省接收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46.4万人,其中入读公办学校比例为90.95%。对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按每月355元的标准安排运行补助,并将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补助标准从3元提高到4元,达到每生每年800元。将14个市州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14年新增特殊教育学校7所,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3%。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