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常被误导 长沙市人大代表建议优化市内公交站名

来源:红网 作者:张英 刘容 编辑:李艳华 2016-01-20 21:53:04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市人大代表王雅敏。

长沙市人大代表王雅敏。

  红网长沙1月20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张英 刘容)“长沙市第九中学早已于2004年更名为天心区一中,而时至今日,122路公交车路途经学校的公交站名还是长沙市第九中学,经常误导市民。”1月20日,在长沙市两会上,天心区代表王雅敏提出了应及时优化长沙市内公交站名的建议。
  
  王雅敏说,城市公共交通是市民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她说,去年她提交了关于“省府公交线路的优化”的建议,提了以后效果比较好,部分公交线路进行了改造和增加,方便了周边市民的出行。
  
  “公交站名的设置也是影响市民出行的重要方面,希望今年建议提出来后能得到切实解决,方便市民出行。”王雅敏说。
  
  站名导向要明确
  
  王雅敏在建议中提到,目前长沙市公交站名的设置主要存在站名雷同、指向不准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她以长沙市15路公交车为例,该公交线路中有“林大路木莲路口”、“木莲路林大路口”两个站名,很容易混淆,尤其对于不开私家车的市民而言,要区分差异、准确定位是有困难的。而在途经万芙路上有2个站点,分别为“万芙路正塘坡路口”和“万芙路新韶路口”站,但站牌位置相距所指路口有200米左右,站牌位置与站名不相符,以致导向不准确。
  
  “站名雷同的问题也是很突出的,像“广济桥站”就分别在梓园路和城南中路上各有一个。”她说。
  
  如何优化公交站名?她建议,首先应当及时更新站名,其次易混淆及雷同站名应更改为能体现地理、方位特征、区分比较明显的站名,对于导向不准确的站名,可优先以公益性单位、标志性建筑来命名。“公益性单位辨识度更高、符合民众习惯,标志性建筑彰显城市历史文化、有广泛的熟知度,也让民众感到更方便。”
  
  站牌设置应更人性化
  
  除了优化公交站名,王雅敏在还提到应当在站牌设置上更人性化。她说,目前,长沙市内公交站牌设置仍有一些不合理之处,比如很多站牌尺寸小,字体更小,市民乘车,特别是晚间乘车时看不清站名;有些站牌设置不是偏高就是偏低,不方便查看。
  
  她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公交车站牌制作标准,站牌应制作灯箱以方便市民夜间查看,站牌设计时应将经过车次的行进方向、车站站点等信息标示在醒目位置,交通主干道候车亭较长的公交车站,应在两端均予设置站牌,方便乘客查看。
  
  王雅敏认为,公交车站也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城市地标的功能,更是体现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出行无小事,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应逐步进行优化、更改,合理规范公交车站名和站牌设置,让市民出行更方便。”

来源:红网

作者:张英 刘容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1/20/106929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