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家界市2015年司法行政工作成绩斐然

来源:红网 作者:毛琪荣 编辑:周芬 2016-01-29 16:15:3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张家界站1月29日讯(通讯员 毛琪荣)笔者1月29日从张家界市司法局了解到,2015年,张家界市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彰显职能,在突出重点中整体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圆满完成“六五”普法验收,服务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认真履行市委法治办职责,服务法治张家界建设。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法律顾问四进”活动,突出宣传宪法,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整合部门资源,组织开展了“三八”妇女维权周、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6·26”国际禁毒日、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等系列法治宣传主题活动。配合省司法厅、市人民政府开展“你学法,我送票,请你畅游张家界”大型普法创新活动,200余万人参与学法答题,既推介宣传了张家界,又促进了全民学法普法。联合市电视台政法频道开展“依法治市看张家界”系列电视访谈活动,制作专题片120集,展示了全市法治建设成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法治创建活动,全市5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5个单位被评为2013-2015年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全民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全社会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六五”普法验收为契机,督促区县和各单位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并顺利完成验收,获得了省“六五”普法检查验收组的充分肯定。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平安建设作出新贡献
  
  人民调解和“三调联动”工作全面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全市司法行政机关依法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按照“八有”和“六统一”的标准加强和规范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及时巩固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充实调解人员。全市建立健全各级人民调解组织1854个,其中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5个,跨省、跨市矛盾纠纷调解组织27个,调整充实调解人员7448人,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市的调解网络。进一步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市、区县、乡镇均成立了“三调联动”工作协调组,有效提高了预防和调处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全市各级调解组织调解社会矛盾纠纷10743件,调解成功10643件,调解成功率达99%。其中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1600余件。工作保障机制有所增强,桑植县司法局、县财政局率先出台了《桑植县人民调解案件“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走在了全省前列。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三调联动”工作,市委常委会议听取了“三调联动”专题汇报。为深化此项工作,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三调联动”工作保障机制的通知》,机制不断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不断增强。
  
  社区矫正工作全面推进,强化落实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扶,依法依规使用司法奖惩措施。2015年,全市解除矫正对象501人,现有在册社区服刑人员686人,矫正期间重新犯罪率始终保持在1%以下的低水平。全面清理了辖区内被判处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矫正对象,对没有按时报到或不服从监管的矫正对象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防止脱管、漏管和虚管。对400多名被告人、罪犯进行了调查评估,为审判机关、裁定机关提供参考。永定区司法局开展了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的试点工作,为推广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提供了经验。桑植县司法局如期完成了省定民生实事项目社区矫正中心的建设。安置帮教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刑满释放人员及时衔接到位,对2350名安置帮教对象进行了分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突出重点,文明帮教,安置率、帮教率均达到100%。开展了“情暖高墙、关爱孩子”帮扶活动,促进服刑人员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助推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民生需求上升新水平
  
  法律服务成效明显。全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全市11家律师事务所,189名执业律师有23名党员,建立了2个党支部、2个联合党支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律师行业实现全覆盖。组织律师积极参与信访接待工作,全市律师共接待信访人员2500多人次。以特色园区法律服务为平台,律师主动为政府重点项目招标、注册融资、合同签订、权益保护、风险防患等事项进行“法律体检”,为张桑高速、黔张常铁路、工业园区建设、永定区大坪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引导律师依法办案,共办理各类案件1749件,体现了律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民生的正能量,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全市13个基层法律服务所,72名基层法律工作者,扎根基层,为广大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法律援助普惠民生。坚持把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法律援助工作的着力点,围绕民众民生需求,不断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做到应援尽援。法律援助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援助案件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960余件,有力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扶危救困、保障民生的成效凸显。
  
  公证助推改革发展。全市3家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公证业务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不断拓展,公证质量管理明显加强,全市共办理公证2472件,公证质量评查无一错证、假证,公证助推社会经济发展,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的作用日益彰显。
  
  司法鉴定显示公信。司法鉴定队伍稳定发展,全市7家司法鉴定机构,其中5家“三大类”司法鉴定机构有4家通过了能力验证。全市共办理司法鉴定1144件,没有发生有效的投诉举报问题,司法鉴定公信力明显增强,有力促进了司法公正。
  
  建好“两个中心”试点基层基础建设实现新突破
  
  2015年,根据省司法厅的工作安排,张家界市要建好“两个中心”试点,一个社区矫正中心,该项目被列入省定民生实事项目;一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平台,该项目是2015年省司法厅确定的33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试点单位之一。“两个中心”的建设任务,都确定由桑植县负责完成,桑植县司法局积极作为,把抓好业务用房和“两个中心”平台建设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精心组织,多方筹集资金,于2015年11月全部完成了业务用房建设投资计划和“两个中心”平台的硬件建设任务,经验收合格,获得了省厅的充分肯定和部分资金补助。现在桑植县司法局的面貌焕然一新,机关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了个好头,实现了全市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新突破。永定区司法局、武陵源区司法局、慈利县司法局的业务用房建设,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开工建设。
  
  2015年,张家界监狱建设稳步推进,司法考试工作顺利完成,扶贫联系点工作成效明显,司法行政机关党建、工青妇、计财装备、后勤保障、宣传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是张家界市司法局工作成绩显著获省司法厅记集体嘉奖;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综治考评工作成绩突出获全省第三名;桑植县司法局洪家关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永定区司法局永定司法所所长肖贵初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称号;永定区司法局大桥司法所所长杨芳参加省司法厅举办的践行“三严三实”弘扬湖南司法行政精神典型演讲报告会获得三等奖;慈利县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传承人”张辉民被评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法治人物;我市律师代表队参加全省律师辩论赛,获得全省第五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律师辩论选手符帆获得最具激情奖;律师代表队参加全市第二届“检察官与律师控辩对抗赛”获得冠军。

来源:红网

作者:毛琪荣

编辑:周芬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1/29/106633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