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在田间的惜字炉。
炉口的“惜字炉”三字清晰可见。
红网专题:红网时刻记者新春走基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廖洁 湖南双峰 报道
在湖南省双峰县荐楼村的一片农田间,一座古朴的青砖建筑默然伫立,它似塔非塔、似亭非亭,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依旧凝重、浑厚。荐楼村一名郭姓老人说,它就是见证当地尊重文化、敬惜字纸的“惜字炉”。
这座惜字炉据传建于清代,为两层仿楼阁式砖、石结构,在第一层炉口刻有笔力遒劲的“惜字炉”三字,整体保存较为完好。
“以前,我们写了字的纸不能随意丢弃,一定要拿到惜字炉去焚烧,以表示对字纸的尊敬和爱惜。”老人说,荐楼村虽然偏僻,但一直有着尊学重教的传统,也出过很多“人才”,比如副师级的轻兵器专家,大学校长、知名记者等。
惜字炉也叫字纸亭、惜字塔、敬圣亭、圣迹亭。资料显示,敬惜字纸的风俗兴起于宋元,盛行于明清,遍及全国所有的城市乡镇,在一些人口聚居的村落附近,当地读书人往往会集资兴建惜字炉用来焚化字纸。明代著名的池莲师太在《自知录》中写道:“拾路边字纸火化,百字为一善;遗弃字纸不顾,十字为一过!”
来源:红网
作者:廖洁
编辑:刘仁军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