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严“禁酒令”颁布 湘潭亮出猴年整风肃纪第一招

来源:红网 作者:刘拉 编辑:刘惟烜 2016-02-15 16:55:1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湘潭2月15日讯(通讯员 刘拉)新春伊始,湖南省湘潭市亮出猴年反腐“第一招”,颁布最严“禁酒令”,为全市公职干部带上了“紧箍咒”。
  
  规定明确提出,除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活动外,公务活动严禁饮酒,严禁工作时间和工作日早、中餐饮酒。其中,酒的定义包括白酒、红酒、黄酒、啤酒和含酒精类饮料等。违规者,视情节轻重,对当事人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对违规地区和单位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并从严处理。
  
  “禁酒令”是个老话题,近年来倒在酒桌上的官员并不少。为什么“禁酒令”屡屡受挫?笔者认为,执行力不够,一切都是枉然。此次湘潭市颁布的“禁酒令”,将是整风肃纪的新起点。
  
  时间掐得准。春节期间,人情往来、应酬宴请普遍较多,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颁布“禁酒令”,一方面是对纪律的重申,另一方面侧重在“严、细、实”上下功夫,表明了湘潭市委、市政府正风肃纪、反腐倡廉的决心。态度决定执行力,这是展现执行力度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酒的定义更广。规定中,酒的定义包括了含酒精类的饮料。一些省市出台的“禁酒令”,酒的定义并未包括含酒精类的饮料。有些官员会问,“我中午喝杯甜酒,是不是也违反‘禁酒令’了?”没错!酒精含量不论多少,只要成分中含有酒精,便在“禁酒”范围内。或许有人觉得太苛刻,但恰恰相反,作为加强公职人民廉洁自律、树立干部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必须严谨、严格,这体现了湘潭“禁酒令”在“严”字上走向了新高度,也为强化执行力奠定了基础。
  
  追责更全面。“两个责任”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心,这同样体现在“禁酒令”中。对执行力不够的地区和单位,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彰显了执行规定的“作风硬度”。增强规定的刚性,才能让“执行力”硬起来,用制度设防,才能使“高压线”带电,让公职人员“不能喝”“不敢喝”“不想喝”,才能使“禁酒令”有令必行,一禁即止。

来源:红网

作者:刘拉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2/15/106332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